赤城紫府。
闲贮玄珑妃女。
小仙才。
节拥蓝丝葆,冠抽绿玉钗。
蜂房融日粉,蝶梦绕天涯。
何事刘郎去,不归来。
女冠子 其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女冠子·其九》是清初文学家毛奇龄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原文如下:
赤城紫府闲贮玄珑妃女,小仙才、节拥蓝丝葆,冠抽绿玉钗。 蜂房融日粉,蝶梦绕天涯。何事刘郎去,不归来。
毛奇龄(1623—1716),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人。他是一位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学家。他的生平经历颇为坎坷,曾在明末诸生时期活跃,后成为清初的重要人物之一,参与了抗清的军事斗争。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严谨的考据之作,也有抒情咏物之篇,尤其擅长诗词创作。
在词的赏析中,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首词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首先,从艺术手法上来看,《女冠子·其九》采用了典型的文人骚客风格,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使用,成功地塑造了一种凄美动人的氛围。其次,词中的“何事刘郎去,不归来”,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叹息。再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蜂房融日粉,蝶梦绕天涯”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悟。
从文化背景上来看,《女冠子·其九》反映了清代初期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许多知识分子都经历了从政或学术生涯的转变,而毛奇龄也不例外。这首词或许也蕴含了他对那个时代变迁的思考与感慨。
《女冠子·其九》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词作,也是毛奇龄文学才华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词及其作者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初期的文化氛围和个人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