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其四

剪鲛丝,量兽锦。
宽窄灯前自审。
钿尺短,错刀残。
晚来多少寒。
园雾薄。
林花落。
水面星摇池阁。
山犬吠,草虫鸣。
曲房魂暗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更漏子 其四》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温庭筠,字飞卿,是晚唐时期的一位知名诗人和词人,以其华丽的辞藻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著称。他的诗歌和词作多以绮丽婉约的风格见长,深受后世赞誉。下面对《更漏子 其四》进行详细介绍:

  1. 诗词原文: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淡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2. 作者简介:温庭筠,号飞卿,出生于唐代的官员家庭。他的家族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他本人也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的人生经历并不顺遂,多次仕途挫折导致他在晚年选择隐居生活。
  3. 诗词赏析:《更漏子 其四》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诗中描绘了与爱人相见之少,思念之久,以及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流露出因无法相聚而产生的哀愁。
  4. 艺术特色:此诗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的风格。温庭筠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来描绘情感。例如,“垂翠幕”和“结同心”等词汇不仅形象地描述了两人之间的互动,还传达出一种温馨的氛围。此外,诗中的自然景观,如“城上月”、“宫树”,都增添了诗意的深度和广度。
  5.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词不仅是抒发个人情感的工具,也是表达对美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向往。温庭筠的这首《更漏子 其四》不仅因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情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更体现了唐代社会对于爱情的普遍态度和审美追求。

温庭筠的《更漏子 其四》不仅是一首表达深情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唐代文化和历史的一面镜子。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世界,还能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