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遍 其三

甘州遍,羌笛又将残。
听声寒。
黄花碎叶,雕戈铁马,茫茫飞雪满燕山。
边角静,戍衣单。
红闺万里梦断,都护请生还。
雁帛远,风急堕旌竿。
望长安。
甘泉铙吹,何日达萧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甘州遍 其三》是一首由清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作品,属于词牌名“甘州遍”的变体。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介绍:

  1. 创作时间与背景
  • 创作时间:该诗作创作于清代,具体作者信息不详。
  • 创作背景:虽然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没有详细记载,但可以推测它是在清初的一个特定时期创作的,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或政治背景有关。
  1. 诗词原文与翻译
  • 原文:羌笛又将残。听声寒。黄花碎叶,雕戈铁马,茫茫飞雪满燕山。边角静,戍衣单。红闺万里梦断,都护请生还。雁帛远,风急堕旌竿。望长安。甘泉铙吹,何日达萧关。
  • 译文:羌笛又吹起了离别的哀曲,听着那凄凉的旋律心也感到寒冷。黄沙漫天,战火纷飞,一片飞雪覆盖了燕山。边疆的角落安静了下来,士兵们穿着单薄的军装。在遥远的红墙内,人们梦想着和平,希望都护能够平安归来。远方传来的是家人的书信和问候,但战争使得这些消息变得遥不可及。只能望着北方的天空,期待着和平的到来。
  1. 鉴赏分析
  • 艺术特色:这首诗歌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战争带来的荒凉和士兵的孤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如“黄花碎叶”、“雕戈铁马”等,不仅描绘了战场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士兵的内心世界。
  • 情感表达:诗中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家乡的思念。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反映出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和痛苦。

《甘州遍 其三》不仅是一首反映边疆战争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对和平的渴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