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访李翁柱元

轻帆漾斜日,未晚到门收。
篱落寒烟集,溪山翠霭稠。
新知如旧洽,秋色视春优。
悔作求名客,输君占一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访李翁柱元》是明代诗人汪琬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其艺术造诣和人生态度。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汪琬,字苕文,号钝翁,江南长洲人,为明末清初之著名文学家和学者。
  • 学术成就:汪琬在明清两代均有显著的学术贡献,曾任职户部主事、刑部郎中,并在《明史》编纂中有所参与。
  • 个人生活:他在尧峰山隐居后,以诗文创作为主,其古文风格深受欧阳修影响,经学亦有深厚功底,被惠周惕视为师表。
  1. 诗歌原文
  • 诗句赏析:轻帆漾斜日,未晚到门收,篱落寒烟集,溪山翠霭稠,新知如旧洽,秋色视春优。悔作求名客,输君占一邱。
  • 诗意解析:诗中“轻帆漾斜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宁静景象,“未晚到门收”则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篱落寒烟集,溪山翠霭稠”展现了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画面。通过与友人相聚,诗人感受到了深厚的友谊和季节更迭的美好。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及对朋友深厚的情感。
  1. 作品主题与思想
  • 友情珍视:此诗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通过与友人的交流和共赏自然美景,展现了深厚的人际关系和相互支持的精神。
  • 自然之美:诗中的“篱落”、“溪山”等意象,无不展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自我反省:诗人通过反思自身的追求名利的行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名利场的批判态度。这种自我反省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

《次韵访李翁柱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内心世界的诗歌,更是汪琬对于友情价值和个人精神追求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及其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