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泛西湖 其二

乍觉樵苏少,方知节钺威。
行人咸醉客,游女似江妃。
浅渚群鸥浴,晴空一鹭飞。
清光堪荡漾,鼓枻欲忘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暮泛西湖 其二》是宋代陈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造,字唐卿,号芦川,南宋后期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生活在宋代,其创作活动主要在南宋时期,因此他的诗作多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情趣。
  1. 诗歌原文
    湖山引兴尚能长,小贷诗愁放酒狂。蝴蝶应怜落春后,无聊时近绿樽傍。

  2. 诗句解析

  • “湖山引兴尚能长,小贷诗愁放酒狂。”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湖光山色时的内心感受,湖山之美引发了作者长久的兴致,而诗的忧愁则通过饮酒来释放。
  • “蝴蝶应怜落春后,无聊时近绿樽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哀伤以及对孤独时光的无奈感怀。蝴蝶似乎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无常和美丽之后的自然凋零,与诗人一同品味这份失落之情。
  1. 主题分析:《春暮泛西湖 其二》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通过对西湖春景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2. 艺术特色

  •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运用了典型的宋诗风格,简洁而含蓄,充满了哲理性和抒情性。
  • 通过对西湖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
  1. 文化影响:《春暮泛西湖 其二》作为宋代文学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思想,成为后来许多文人墨客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春暮泛西湖 其二》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自然景观描写诗篇,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涵和哲理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