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游仙

绛节霓旌降下方。
玉卮娘怨琐瑶房。
桃花阿母难拘管,流出桃源赚阮郎。
紫凤辇、碧霞觞。
麒麟为脯玉为浆。
人间别有黄姑梦,笑把云和引凤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游仙》是清代吴伟业创作的一首词,而非诗歌。该作品收录于《梅村体》中,是吴伟业的代表作之一****。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人。他是复社张溥的弟子,崇祯四年(1631)进士,官至左庶子。入清不仕,顺治九年(1652)被迫进京,官园子监祭酒。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长于七言歌行,后人称为“梅村体”。

  2. 作品原文
    绛节霓旌降下方。玉卮娘怨琐瑶房。桃花阿母难拘管,流出桃源赚阮郎。
    紫凤辇、碧霞觞。麒麟为脯玉为浆。人间别有黄姑梦,笑把云和引凤凰。

  3. 作品赏析

  • 《鹧鸪天·游仙》通过瑰丽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个神仙般的世界,其中充满了超凡脱俗的元素。
  • 作品中的“绛节霓旌”和“麒麟为脯玉为浆”等描述,展现了一种超现实的审美追求。
  • 诗人通过对仙境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 诗中的“笑把云和引凤凰”,寓意着诗人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只能在梦中寻找寄托。
  • 整首诗以瑰丽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1. 作品背景
  • 《鹧鸪天·游仙》的创作背景是在清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都在寻求逃避现实的方式。
  • 吴伟业作为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其作品中常常蕴含着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1. 作品影响
  • 《鹧鸪天·游仙》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研究吴伟业及其时代的重要文献。
  • 该作品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词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鹧鸪天·游仙》的痕迹。

《鹧鸪天·游仙》是一首充满想象力和浪漫色彩的古典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