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其十五

丈夫少年使绝域,从行吏士交河卒。
布衣功拜甘泉侯,独护高车四十国。
蒲萄美酒樽中醉,汗血名驹帐前立。
富贵归故乡,上书乞骸骨。
汉使遮玉关,不遣将军入。
军中夜唱行路难,条支海上秋风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行路难·其十五”是南朝宋诗人鲍照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一种豁达而略带无奈的人生态度。

《行路难·其十五》通过对昔日繁华与现今荒凉的景象进行对比,展现了一种强烈的历史变迁感。鲍照以柏梁台的废墟、阿房宫的破败等具体事物为载体,描绘了一个时代更迭、繁华不再的画面。在诗中,诗人不仅感叹时光的无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接受。这种情感的矛盾体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意味。通过对比古代的歌舞升平与现代的萧条荒凉,诗人传达了一种关于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关系的深刻见解。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历史的变迁,也反映了人的命运和选择的重要性。鲍照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观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认识。

从艺术手法上看,《行路难·其十五》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意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深度。诗人通过描绘昔日的辉煌与现在的荒芜,不仅仅是在叙述一个故事,更是在借助这些形象来表达自己对生命、对社会、对历史的深刻感悟。这种艺术上的处理,使得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思想性。

《行路难·其十五》是鲍照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历史和社会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以其深沉的历史感、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邃的哲理性,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学者及爱好者来说,这首诗提供了宝贵的研究和欣赏材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