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寒山高处策杖行崖谷中

侧视峰形转,空苍万象阴。
断岩湖数尺,绝涧树千寻。
日透玲珑影,烟生窈霭心。
忽逢天际广,始觉所来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寒山高处策杖行崖谷中》出自唐代文学家王维的诗歌。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攀登寒山,行走在崖谷之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孤独感。

首句“登寒山”,即诗人登上了寒冷而高峻的寒山,这是全篇诗作的背景。寒山,一般指险峻、荒凉、清冷的山峰或山岭,这里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意象。诗人登上寒山,可能是为了欣赏山间的美景,也可能是为了寻找心灵的慰藉。

次句“高处”,描绘了诗人登上寒山顶的景象。高处的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整个山谷,也可能让诗人感到一种孤独和无助。诗人站在高处,可能会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自己的渺小,也可能会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句“策杖”,指的是诗人手持拐杖,可能意味着他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杖是古代的一种手杖,用于行走时支撑身体,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手持杖,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可能是为了锻炼身体,也可能是为了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第四句“行崖谷中”,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悬崖峭壁之间的场景。崖谷是自然景观中的一种地貌,通常地形险峻,道路崎岖。诗人行走在崖谷之中,可能会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危险,也可能会感到一种自由和无拘无束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山、行走在崖谷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孤独感。诗人通过对寒山、高处、杖和崖谷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王维的山水诗风格,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