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五刑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孔子说∶“五刑所属的犯罪条例有三千之多,其中没有比不孝的罪过更大的了。用武力胁迫君主的人,是眼中没有君主的存在;诽谤圣人的人,是眼中没有法纪;对行孝的人有非议、不恭敬,是眼中没有父母双亲的存在。这三种人的行径,乃是天下大乱的根源所在。”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介绍


《孝经》和《五刑》,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法律儒家典籍,分别涉及道德伦理、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1. 《孝经》

    • 出自先秦时期孔子弟子所作的《礼记·大学篇下》。该书是关于孝道的重要文献。
    • 《孝经》强调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孝”在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层面的具体要求和实践方法。
  2. 《五刑》

    • 指中国古代的五大刑法制度,分别是墨、劓(割鼻)、剕(断足)、宫(废妻)和大辟(死刑)。这些刑罚被用来惩罚犯罪行为。
    • 《五刑》是古代中国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违法犯罪的基本处理方式。

以上就是关于《孝经》和《五刑》的简要介绍。如果你有其他问题或需要更详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