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 素问 · 异法方宜论

黄帝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洌。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炙焫。故炙焫者,亦从北方来。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瘘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帝内经·素问》是中医典籍,其中的“异法方宜论”主要探讨了不同地域、民族和文化背景下医学实践的独特性和适宜性。

在古代中国,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人们的体质特征也有所差异。因此,在制定医疗政策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例如,《黄帝内经·素问》中的这一章节就强调了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异法方宜论”反映了中国古代医学在适应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实践智慧,体现了中医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特点。它不仅有助于理解古代中国医疗体系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也为我们今天进行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参考。然而,请注意,《黄帝内经》是汉代医书,具体内容可能随着时间推移有所变化或补充。

请注意:以上信息基于《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异法方宜论”章节的内容,并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