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 素问 · 著至教论

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
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至侯王。愿得受树天之度,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日月光,以彰经术,后世益明,上通神农,著至教,疑于二皇。
帝曰:善!无失之,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輸应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
雷公曰:请受道,讽诵用解。
帝曰:子不闻《阴阳传》乎!
曰:不知。
曰:夫三阳天为业,上下无常,合而病至,偏害阴阳。
雷公曰:三阳莫当,请闻其解。
帝曰: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并至如风雨,上为巅疾,下为漏病,外无期,内无正,不中经纪,诊无上下,以书别。
雷公曰:臣治疏愈,说意而已。
帝曰:三阳者,至阳也,积并则为惊,病起疾风,至如礔砺,九窍皆塞,阳气滂溢,干嗌喉塞,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为肠澼,此谓三阳直心,坐不得起,卧者便身全。三阳之病,且以知天下,何以别阴阳,应四时,合之五行。
雷公曰:阳言不别,阴言不理,请起受解,以为至道。
帝曰:子若受传,不知合至道以惑师教,语子至道之要。病伤五藏,筋骨以消,子言不明不别,是世主学尽矣。肾且绝,惋惋日暮,从容不出,人事不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素问·着至教论》是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的一篇,属于《灵枢》卷七的一部分。这篇文献探讨了“至教”(即道德和伦理)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强调了通过修身养性来实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它涉及的内容包括对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行为的全面分析,旨在指导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循自然法则以达到长寿的目的。

《着至教论》是中医经典之一,主要探讨的是道德和伦理对于人类健康的深远影响。该篇文献通过阐述“至教”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并倡导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来实现身心健康的目标。它不仅在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请注意,《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书之一,其内容涵盖了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各个方面,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医疗体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