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离山泽去做官已经很久,现在又返林野尝到欢娱。

且携着我的儿女侄子们,拨开那乱草木寻访废墟。

我往返在荒野墓地之间,依稀地可认出往日旧居。

房屋的井灶下留有遗迹,桑和竹残存着枯朽乾株。

我打听在这里打柴的人:过去的居住者都到哪里?

这里的打柴人便对我说:都死光了没有留下后裔。

三十年就改变朝市面貌,这句话可真是一点不虚!

人一生就好似虚幻变化,到最终都不免归于空无。

介绍

此诗是晋末宋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归园田居》五首的第四首。这首诗写作者亲自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表明他不但没有因早出晚归地辛苦劳动而减少对劳动的兴趣,反而加深了他对劳动的感情,坚定了他终生归耕的决心。

注解

去:离开。

游:游宦。

浪莽:放荡、放旷。

试:姑且。

榛(zhēn):丛生的草木。

荒墟:废墟。

丘垄(lǒng):坟墓。

依依:思念的意思。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wū )株”句:这里有井灶的遗迹,残留的桑竹枯枝。杇,涂抹。

此人:此处之人,指曾在遗迹生活过的人。

焉如:何处去。

没(mò):一作“殁”,死。

一世:三十年为一世。

朝市:城市官吏聚居的地方。

幻化:虚幻变化,指人生变化无常。

赏析

现代朱光潜《陶渊明·他的情感生活》:儒、佛两家费许多言语来阐明它,而渊明灵心进发,一语道破。读者在这里所领悟的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一种情趣、一种胸襟、一种具体的人格。

现代龚望《陶渊明集评议》:终当归空无”,岂可不领林野娱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