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应时用,兼才在明哲。
嗟嗟我石生,为国之俊杰。
入侍于皇闼,出则登九列。
威检肃青徐,风发宣吴裔。
畴昔谬同位,情至过鲁卫。
分离逾十载,思远心增结。
愿子鉴斯诚,寒暑不逾契。
赠石崇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石崇诗》是魏晋时期曹摅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的内容、风格和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原文与翻译:《赠石崇诗》的原文如下。全文表达了诗人对石崇深厚的友情以及因分离而产生的哀愁。译文大致为:文武双全,才华出众,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入朝为官,出使诸侯,威风凛凛,声名赫赫。昔日我们同处一个位置,感情深厚,超越了鲁卫那样的深厚情感。如今你我分离已有十年之久,对你的思念愈发浓烈。
赏析与评析:曹摅的《赠石崇诗》在内容上展现了魏晋时期文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环境。该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才情和抱负,也表现了他对友情与仕途变迁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文武应时用”等句子,体现了当时文人的双重角色——既有政治上的参与,也有文学艺术上的造诣。这种角色的转换,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意义。
写作背景:《赠石崇诗》的创作背景是曹摅与石崇的一段深厚友谊。石崇作为当时的著名文人,与曹摅的关系密切,两人曾一同参与朝政,共事于朝廷。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关系出现了裂痕,最终导致多年的分离。《赠石崇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寄托了诗人对这段友谊的怀念以及对彼此未来命运的关切。
影响与评价:《赠石崇诗》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是曹摅个人作品的代表,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诗词的重要篇章。其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深沉的情感,展示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此外,《赠石崇诗》还被后世多次引用和研究,成为研究魏晋文化及文人生活的重要资料。
《赠石崇诗》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了解魏晋时期文化与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