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琨诗 其十六

先民颐意,潜山隐几。
仰熙丹崖,俯澡绿水。
无求于和,自附众美。
慷慨遐踪,有愧高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刘琨诗 其十六》是魏晋卢谌的作品之一,这首诗表达了对刘琨的赞赏和敬仰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卢谌(约生于308年-362年),字子谅,范阳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曹魏时期的诗人、官员。他的诗歌作品以表达个人情感和对历史人物的颂扬为主,其中《赠刘琨诗二十首》展现了他对刘琨的崇敬之情。
  2. 诗歌原文:《赠刘琨诗二十首》中的“十六”指的是《赠刘琨诗 其十六》,此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传达出对刘琨的赞赏与敬佩之情。
  3. 诗歌赏析:“纤质实微。冲飙斯值。”这句意味着刘琨的品格如同纤细而坚固的质地,即使在狂风中也能屹立不倒。“致在赏意。不见得鱼。亦忘厥饵。”则表明刘琨虽然不被世人所知,但他的志向与追求却能引起人们的赞赏和认同。
  4. 艺术特色:卢谌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使得诗歌既有深厚的内涵,又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同时,他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能够深刻地表达出对刘琨的赞美之情。
  5.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魏晋时期,这一时期文人墨客纷纷抒发自己对政治理想和社会现实的感慨。刘琨作为当时的名士,其人格魅力和文学才华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这也为卢谌创作这首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赠刘琨诗 其十六》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历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还能够感受到古代社会的政治氛围和文化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