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琨诗 其十七

爰造异论,肝胆楚越。
惟同大观,万涂一辙。
死生既齐,荣辱奚别。
处其玄根,廓焉靡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刘琨诗 其十七》是魏晋时期卢谌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诗人简介与时代背景
  • 诗人身份:卢谌,字子谅,西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较高的文学成就,被后人誉为“文坛耆宿”。
  • 作品风格:卢谌的作品多反映出其深沉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其诗歌风格典雅,语言流畅,富有哲理性和艺术美感。
  • 时代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期,同时也是文学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政治分裂和文化融合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空间。
  1. 诗句原文及翻译
  • 原文:“爰造异论,肝胆楚越。惟同大观,万涂一辙。死生既齐,荣辱奚别。处其玄根,廓焉靡结。”。
  • 翻译:在这个时代,我们创造了不同的观点和理念,如同肝胆相照般深厚。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了一种统一,无论生死,荣辱都不再有区别。我们立足于万物的根本,心无旁骛地追求真理,不受任何外在事物的影响。
  1. 诗作主题与思想内涵
  • 友谊的主题: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刘琨之间的深厚友谊,展现了朋友之间互相理解和支持的美好情感。这种友谊超越了生死,不受外界荣辱的影响。
  • 哲学的思考:诗中的“唯同大观,万涂一辙”表达了对宇宙本质的深刻理解,认为无论是何种观点或理念,都源于同一个本质,即宇宙的规律。这种认识体现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入思考。
  • 人生观的态度:诗中的“死生既齐,荣辱奚别”反映了诗人对生死轮回、荣辱得失的看法。他认为人的一生应当以超脱的姿态面对生死荣辱,不被其束缚和影响。
  1. 艺术价值与影响
  • 文学价值: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展现了魏晋诗歌的独特魅力和高度成就。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历史意义:作为魏晋文人的精神象征,卢谌的这首《赠刘琨诗》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政治背景,也揭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追求和生活态度。

除了以上关于《赠刘琨诗 其十七》的介绍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了解这首诗及其作者:

  • 阅读卢谌的其他作品,如他的赋、文等,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他的文学成就和社会背景。
  • 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墨客,可以深入了解那个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
  • 探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友情主题,可以更好地领会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赠刘琨诗 其十七》不仅是卢谌个人的文学成就,也是魏晋时期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色,同时也能体会到古人对友情、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