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范仆射故宅诗

旅葵应蔓井,荒藤已上扉。
寂寂空郊暮,无复车马归。
潋滟故池水,苍茫落日晖。
遗爱终何极,行路独沾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行经范仆射故宅诗》是南北朝时期何逊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对范云故宅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和对其才华的赞美。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何逊(460年-512年),字仲言,南乡舞阴(今属河南)人,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他与范云交好,二人互相唱和,共同推动了当时的文坛发展。范云,字云卿,齐梁时代的著名人物,因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才华而受到后世的赞誉。
  2. 作品原文:旅葵应蔓井,荒藤已上扉。寂寂空郊暮,无复车马归。潋滟故池水,苍茫落日晖。遗爱终何极,行路独沾衣。
  3. 作品赏析:这首《行经范仆射故宅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范云故宅的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思念之情。诗中的“空郊暮”、“车马归”等词汇,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傍晚时分,空旷郊外无人归来的画面。
  4. 创作背景:何逊与范云的关系非常密切,两人不仅是文学上的挚友,也是生活中的知音。因此,何逊在范云去世后,写下了这首表达哀思和怀念的作品。

在了解这首诗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作品影响:何逊与范云的友谊对当时乃至后世的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在诗歌创作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 鉴赏角度:在欣赏这首诗时,不仅要关注其艺术形式,还应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时代背景,从而更好地领悟其深层内涵。

《行经范仆射故宅诗》不仅以其深邃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还因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价值,使得它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古代文学的魅力和古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