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长笛吐清气诗

商声传后出,龙吟郁前吐。
情断山阳舍,气咽平阳坞。
胡骑争北归,偏知别乡苦。
羁旅情易伤,零泪如交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长笛吐清气诗》是一首描绘了边塞景象和音乐之美的南北朝时期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的深切感情以及对笛声清雅深远意境的赞赏。以下是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周弘让是南朝时期的文人,他的生活背景复杂,既曾仕于南朝陈,也曾经隐退于句容山中,晚年还曾在侯景手下为官。
  • 周弘让在文学创作上有着自己的成就,尽管其文集已佚失,但据传他的作品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显示了他广泛的学识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1. 诗歌原文
  • “胡关氛雾侵,羌笛吐清音”描绘的是一幅边关景象,浓重的雾气弥漫,而羌笛吹出了清新的音乐。
  • “韵切山阳曲,声悲陇上吟”进一步刻画了音乐与地理环境的交融,笛声与山歌相呼应,增添了音乐的深度和广度。
  • “柳折城边树,梅舒岭外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衬托出笛声的悠扬和深远。
  • “方知出塞虏,不惮武溪深”则是对笛声的总结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将士的同情与敬佩。
  1. 主题分析
  • 该诗以笛声为媒介,将边塞的荒凉景色与音乐的美好结合,展示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和情感境界。

《赋得长笛吐清气诗》不仅是对边塞风光和音乐美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