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对雨诗

四溟飞旦雨,三径绝来游。
震位雷声发,离宫电影浮。
山云遥似带,庭叶近成舟。
茅檐下乱滴,石窦引环流。
寄言一高士,如何麦不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闲居对雨诗》是南北朝诗人阴铿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在这首诗中,阴铿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他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以“四溟飞旦雨”开篇,直接切入主题,营造出一种滂沱大雨的景象。接下来,诗人用“三径绝来游”表达了因暴雨而使得原本应人来人往的小径变得荒凉。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同时也反映了人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力感。

诗中的“震位雷声发”以及“离宫电影浮”等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述了雷电交加、宫殿在风雨中若隐若现的情景。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也加深了读者对这场暴风雨的直观感受。

“山云遥似带”到“庭叶近成舟”,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的变化,巧妙地将山水间的云与树叶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幅幅动静结合的画面。这种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生命力量的觉醒,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

整首诗的结尾部分,诗人通过对高士的寄语,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提及的“麦不收”和“如何麦不收”反映出诗人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背后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同时,“持笔讵必知”则表达了诗人对文人墨客实际作用的一种反思,强调了知识和行动的重要性。

《闲居对雨诗》不仅是阴铿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社会现象、人生哲理进行深刻反思和批判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艺术再现和对生活经验的深入挖掘,这首诗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解诗人内心世界和社会环境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