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雨晴
译文
雨前初次见到新开花朵的花蕊,雨后连叶子底下也不见一朵花。
蜜蜂和蝴蝶纷纷地飞过了墙去,让人怀疑迷人的春色尽在邻家。
介绍
此诗选取简单平常的景物,描绘了雨过天晴后花园的衰败情态,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全诗语句生动有趣,情感表达淋漓尽致。
注解
蕊(ruǐ):花朵开放后中间露出的柱头花丝等,分雌蕊、雄蕊。
叶底:绿叶中间。底,底部。
赏析
《苕溪渔隐丛话》:王驾《晴景》:「雨前初见花间蕊……」此《唐百家诗选》中诗也。余因阅荆公《临川集》,亦有此诗云:「雨来未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百家诗选》是荆公所选,想爱此诗,因为改七宇,使一篇语工而意足,了无镵斧之迹,真削鐻手也。
《对床夜语》:「情新因意胜,意胜逐情新」,上官仪诗也。王驾有「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脱胎工矣。人以为此格自驾始,作也。或又谓为荆公所作,亦非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弼为实接体。何新之为奇隽体。周珽曰:贵幸之庭,车如流水;幽栖之户,可设雀罗:时势自然,何待挟刺扫门之徒纷纷他适,而后知荣华之有在也。「雨前」、「雨后」分景,蜂喧蝶扰异趋,识此可以悟彼。「却疑」二字,有不自信之意,妙。
《唐音戊签》:按驾此诗出荆公《唐百家诗选》中,乃荆公《临川集》复有此,云:「雨前不见花间叶,雨后全无叶底花……」想爱此诗,因改七字入集中耳。「雨前见花蕊」与「雨后并无花」,两句未尝不相呼应。必云:「不见花间叶」以言花盛,蠢矣。雨后花尽,疑邻家尚有春色,非真疑之!惜春尽,故意其未尽耳。蛱蝶过墙,妙在先着「飞来」两字,有寻索意,为有情耳。直言「纷纷过去」,不尤蠢乎?驾诗即非品金,却被荆公点成铁块。
《唐诗摘钞》:诗意盖讥炎凉之辈。
《载酒园诗话》:介甫所云「疑」,乃因蜂蝶过墙而人疑之也,着力在「纷纷」二字。驾所云「疑」,乃蛱蝶疑而飞去,人疑其疑也,着眼在「飞来」二字。两意俱佳。但「却疑」意只一层,「应疑」义有两层。黄白山评:王改「却」字,不过易平声为仄字较响耳,其意则犹前人。
相关推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雨晴》。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 注释:在下雨之前,我刚刚注意到花朵中隐藏的花蕊。然而,在雨水过后,叶子下面已经没有了花朵的痕迹。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描绘了雨水对花朵的影响。雨水前的花朵虽然娇小而美丽,但一旦雨水落下,花瓣、叶片等都会受到冲击,变得凋零或脱落。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观察和深刻理解。 2.
【诗句释义】 1. 天水秋云薄:指天空中飘浮的轻薄的云彩。 2. 从西万里风:指从西边刮来的万里风。 3. 今朝好晴景:今天天气很好。 4. 塞柳行疏翠:指塞外的柳树,枝条稀疏,绿色葱茏。 5. 山梨结小红:指山区的梨树,果实颜色为红色。 6. 胡笳楼上发,一雁入高空:指在楼上弹奏胡笳乐曲,一群大雁飞过天空,消失在高空。 【译文】 秋天的天空中飘浮着轻薄的云彩,西边刮来了一阵万里的大风
【注释】 雨时山不改:指山体不因下雨而改变。 晴罢峡如新:说雨后山景像刚修过一样,峡中景色一尘不染。 天路看殊俗:指在天路上看见不同地方的人们。 秋江思杀人:形容秋天江水寒冷,使人感到刺骨寒意而心痛欲绝。 有猿挥泪尽:说猿猴因为悲伤流泪而哭干了眼泪。 无犬附书频:说没有狗来送信,书信往来稀少。 故国愁眉外,长歌欲损神:说家乡的忧愁在眉头之外,想唱歌却唱得嗓音都快要没了。 赏析:
【注释】 雨前:下雨之前。花间蕊:花瓣上含苞待放的花蕊。雨后兼无叶里花:春雨过后,树上的叶片上没有开花。蛱蝶:蛱(jia)蝶,一种昆虫,翅膀呈斑纹状。过墙去:在墙上飞来飞去。邻家:比喻近旁。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情趣的诗。“雨前初见花间蕊”,写雨前的景色,是一幅充满生机的画卷;“雨后兼无叶里花”,写春雨过后的景色,是一幅落英缤纷、绿叶成荫的画卷;“蛱蝶飞来过墙去”,写蝴蝶飞舞的情景
诗句解释 1 “晴明山鸟百般催” - 这个句子描述的是雨后初晴的景象,山中的鸟在晴朗的天空下欢快地鸣叫,好像是在催促人们不要错过这美好的春光。 2. “不待桃花一半开” - “不待”表示不需要等待,强调了春天的迅速到来,即使只有桃花的一半已经开放,春天的气息就已经无处不在。 3. “雨后绿阴空绕舍” -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雨后景象,绿色的树木和茂盛的草地围绕着房屋,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4.
【注释】 西风:秋风。残雨:未尽的雨。 湛(zhàn):深。碧:浅绿色。 云收天倚盖,山静月衔壁:云散天高,月亮高悬,照在静谧的山壁上。 秋容日夕佳:傍晚的景色很好。 北客:北方来的人,指我。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秋天景色的诗。首联写景,“残雨”、“檐滴”写出了初秋天气的特点。颔联写江流,“千顷碧”点出秋色之浓。颈联写云月,“云收”“月衔”点出秋意之清。尾联写景,“日夕佳”点出景色之美
雨晴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注释: 1. 天缺西南江面清:天空中出现缺口,西南方向的江面显得格外清澈。 2. 纤云不动小滩横:细密的云朵静止不动,小河在岸边横流。 3. 墙头语鹊衣犹湿:墙上的鹊鸟正在交谈,它的羽毛还沾着湿润。 4. 楼外残雷气未平:楼上传来的雷声余韵未消
诗句释义及赏析: - 久雨作我病,今朝身顿轻。 - 注释: 持续的大雨让人生病,今天天气放晴,我感到非常轻松。 - 赏析: 表达了诗人在经历长时间阴雨后,突然遇到晴好天气的愉悦与解脱。 - 花房避初旭,帘影弄新晴。 - 注释: 在花朵间躲避初升的朝阳,帘幕的影子在晴朗的天空下摇曳。 - 赏析: 描写了作者在雨后的清晨,通过花房和帘影的活动来感受阳光的温暖。 - 漉酒纶巾折,听琴拄杖横。 -
【注释】 1. 雨晴:指天气转晴。 2. 沉阴却喜晴:指阴沉的云层散开后,天空晴朗了。 3. 放船莲荡远:在莲叶上划船,水波荡漾,悠然自得。 4. 岸帻竹风清:把头巾解开,让凉风吹着,感觉非常清爽。 5. 淮浦戎初遁,兴州盗甫平:淮浦地区的敌人刚刚撤退,兴州的盗贼刚刚平定。 6. 为邦要持重,恐复议消兵:治理国家必须稳重,恐怕再次讨论削减军队。 【赏析】
【注释】 曳:拉,拖。 新晴:指雨后天晴。 残雨:雨虽停,但余留在枝叶上的水珠还滴沥不断。 盏毫:茶壶嘴。 荐石:放在茶盘上供客人欣赏的小石子。 萧然:闲散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雨后游园所见所感的纪实之作。诗人抓住自己观赏景物时的心理和感受,用简洁朴素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雨过天晴,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与赞美。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在人生路上
译文: 小雨刚停,天空显得凄清,新晴的天气让人感觉病弱。 在空寂的廊院里,静听松树发出的声响,小草在甘泉中生长,野鹿在山间觅食。 远处的山峰被寒雾划分,高低不平的山路上,传来悠扬的歌声。 谁知道疲倦的游子此时心中是怎样的感受,他手自携着《茶经》和《水品》。 注释: - 雨晴:这首诗描述了雨后的景色及其带来的感受。 - 初增气惨凄:刚开始时,雨停后的空气显得有些凄凉。 - 新晴差解病沉迷
【注释】 1. 雨晴:雨后天晴,天气晴朗。 2. 山川炳焕似辟国:指山青水秀,景色明丽如同新开辟的国家。 3. 风雨退收:指风停雨止,天气转好。 4. 老子真成无一事:指老人真是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悠闲自在。 5. 负日:背对太阳,晒太阳。 6. 茆檐(máo yán):茅草屋檐。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志趣,寄托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注释】 生:使……产生,生出。 逐逐:飞的样子。 遣:送别的意思。 都下:京城,指洛阳。 【译文】 溪水涨起,雨过天晴,山中的白云飘了出来。 花儿随风飘舞,燕子也匆匆归去。 客居他乡的道路还很远,春光已经十分美好。 我回到洛阳,与从京城来的人相遇,谈论着最新的新闻。 【赏析】 《雨晴》,写雨后晴空、晴日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一 首七言绝句,前两联为写景,第三联点出题意
【注释】 ①紫薇:即石榴花,又名百日红、女儿红。②雕梁:指房屋的屋脊装饰有彩绘的花纹。 【赏析】 “雨晴”是全诗的第一句,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极其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春雨过后的明媚风光,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一春无雨作泥香”,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使泥土散发出芬芳的气息。“碧瓦朝来泛霁光”,则描绘了雨后晴朗的天空,阳光照耀下的瓦片显得格外明亮。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春雨过后的景象
【注释】: 1. 雨晴: 指天气转晴。 2. 江上白蘋风起波: 江上的白苹(一种水草)被风吹起,波纹荡漾。 3. 冷纹萦碧暮烟和: 寒意的波浪在碧绿的水面上回荡,暮色中的烟雾与它相互融合。 4. 织成一幅鸳鸯锦: 用丝线织成的鸳鸯图案的锦缎。 5. 零落红衣远恨多: 红衣(指女子)零落飘散,远去的人充满了哀愁。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雨后景色的诗。首两句写江上的景象,江上的白苹被风吹起
《雨晴》 蔷薇正开雨弄晴,狂风触处乱红英。 韩朋莫作双飞蝶,泊在其中画不成。 赏析:《雨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之美的丰富多样性。首句“蔷薇正开雨弄晴”,描绘了蔷薇在雨后盛开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接着,诗人用“狂风触处乱红英”来形容风雨过后,花瓣散落的情景,增添了一份野趣与生机。然而,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最后两句:“韩朋莫作双飞蝶
【注释】 雨晴:即“雨霁”。霁,云散天晴。 柴门:指草堂的柴门。 霏微:雾气飘动貌。 霜石壁:指霜打的岩石。 丹枫:红叶。 将子去:带着小鹅去。 双鹳:即鹳鹤。 西郊:指成都西面。 赏析: 这首诗是写成都冬日景色及作者与家人出游之乐。首联描写了柴门、竹里和水边的景象;颔联描写山中景致,以霜打岩石和丹枫来表现冬意;颈联写游园所见,以凫雁和鹤鹊来烘托景物之美;尾联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 晓起:早晨起床。雨晴:天气放晴,雨停了。 轻风:和煦的风。野袍:野服。 日迎山气尽:太阳迎接着山里的雾气全部消散了。 天入鹳群高:天空中鹳鸟的叫声传到了高高的山峰之上。 出涧喜新涨:走出溪流,看到河水上涨。 携僧同小舠(chuán):带着僧人一起乘坐小船划水。 欲留还自去:想要留住,却又自己离开了。 诗意动林皋:诗人的诗意惊动了周围的山林。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雨后晴天时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解答此题,需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具体分析。 “三月雨晴风日侵”,首句点明时节为三月清明,此时正是春雨初晴,天气渐暖之时。 “山下田田流水深”,写山脚下的田野里,水势很大,流得很急;一望无际的水稻田,被雨水涨得很深。这两句写出雨后田野的美丽。 “稻苗一片青如织”,这二句是说,稻田里的水退了,露出了青绿的稻苗,就像织成一幅绿色的地毯,十分好看。
【注释】 雨晴:下雨过后天空晴朗。 东方明月上:东方的月亮刚刚露出来。 雨止风亦罢:雨水停止,风也停了。 仰荷苍天仁:仰望苍天,感激它的恩惠。 俯恻行路者:低头怜悯行走的人们。 【赏析】 《雨晴》是一首七绝诗,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象征。首句“东方明月上”以明月为引,描绘了一幅雨过天晴的画面,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受。 第二句“雨止风亦罢”,则进一步描绘了天气的变化情况。雨水停止后
【注释】 钓台: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钓鱼台,在今湖南湘江中。 东风醉罢鸡豚社:东风,春天的气息;醉,陶醉;社,祭品。鸡豚,古代祭祀用的祭品,这里借指春宴。 茅檐燕子来:燕子归来。 【赏析】 此诗写雨后初晴的景色和心情。首句“人事悠悠一钓台”点题,表明自己闲居无事;二句“人间赢得好怀开”点出自己的感受,表达了一种超然脱俗的心境。三、四两句写春风和煦,万物复苏的景象,也写出了闲适的心情
【注释】 积雨:连日的雨水。初晴:刚刚放晴。夏气融:夏天的气息融化了,指夏天到来。喜南风:高兴的是南风。榴树:石榴树。才匀(yún):刚刚匀称。枝头:树枝上。红(hóng): 红色。 【赏析】 《雨晴》是一首描写初夏景色的七绝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媚的春末夏初图景。 第一句,“积雨初晴夏气融”,点明初夏时节,天气渐热,雨水开始停歇,大地渐渐变得明亮起来
【注释】 雨晴:春雨初霁,天气晴朗。 海棠(guāi huā):一种蔷薇科植物,叶子圆,花大,有红、粉等色。 初种:刚种植。 竹新移:竹子刚刚被移栽过来。 流水潺潺:水流声音像低语一样。 小池:水池,池塘。 春雨乍晴:春天的雨水刚刚停歇。 风日好:阳光明媚,天气晴朗。 一声啼鸟过花枝:一只小鸟鸣叫着飞过花朵上。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的小诗。前两句写海棠花和竹苗刚种下不久,就迎来了春雨
【注释】 ①护龙河头:即护龙河。②黄鸟、白鸟:这里泛指鸟儿,春天的黄鸟和白鸟相鸣。③重来高阁:重又来到高阁(作者曾在此赋闲)。④一望故园:远眺故乡。⑤羃䍥(wéi láo):一种野花。⑥官树:官家种植的树木。⑦紫宫:皇宫。⑧楼观:楼台亭阁等建筑。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游归来的诗。 “护龙河头春雨晴”,开篇点题,交待了出游的时间、地点、天气。护龙河位于今南京市西南,为南京的一条著名河流
【注释】 宿雨霁丹晖:宿雨,指早晨的雨。霁,意为天晴。丹晖,红霞。 高天出翠微:高天,天空。翠微,青绿色的山色。 花如新濯锦:花,这里指春日盛开的花。濯锦,用水洗去锦上的灰尘。 草似偶含玑:草,这里指春日新生的草。偶,偶尔,偶尔。含玑,指含有明珠。 残雾凭楼宿:残雾,指残留的雾气。凭楼宿,倚靠楼上休息。 轻霞度阙飞:轻霞,淡淡的云霞。阙,宫门。 莺歌应满树:莺歌,莺鸟的歌声。应,应该;满树
诗句翻译 雨晴,连日的阴雨终于停了,清晨时分。庭院中,萧萧细雨洒落在屋檐上。我坐在轩窗前,天色昏暗,透过竹门,看到外面的世界一片苍翠。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生活,远离尘世的喧嚣。洗去一身疲惫,更加感觉世间的纷扰都与我无关。闭门不出,不见任何人,只有我独自弹着琴。面对窗外的微风,心中涌起无限的遐想,那些愁绪随着清风吹散了。吴地的歌谣让我畏惧,越地的梦境难以再续,只能任它们消散在这风雨过后的宁静之中
【注解】 雨晴(wēn qíng):雨后初晴。 檐(yán)前:屋檐之下。滴沥声:雨滴打在瓦上的声响。 好风:和煦的春风。 晓:早晨。 叆叇(ài dài):云气低垂的样子。 溪上:山间的小溪上。潺湲(chán yuán):水流缓慢流淌的样子。 【翻译】 一夜雨后,屋檐下传来滴滴答答的雨声,好风吹拂着天空,到了清晨便放晴了。山上云雾缭绕依然湿润,山间清泉潺潺地从溪水中涌出。 赏析: “一夜雨后
昨夜的细雨在天亮后变成了晴朗,麦子因为雨水滋润而更加饱满,黍子也长得旺盛。想要了解塞外山峰的独特之处,只有在朱明之时才感受到飒飒寒风的袭来。 【注释】: 昨宵:昨夜 增腴:丰满 殊特处:独特之处 朱明:古代以农历四月十五日为端午节 飒寒迎:飒飒,形容风声;寒,指寒冷;迎,迎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麦子和黍子的丰收景象,来表现塞外山岳的独特景色和感受。诗人通过对雨晴、麦实、黍生等细节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