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连宵晨,萧萧洒庭屋。
当轩坐晦暝,穿户多苍竹。
幽居本绝尘,洗濯益无俗。
闭门不见人,横琴只我独。
临风发遐想,清绝愁中曲。
吴歌日怕闻,越梦断难续。
晚来雨忽霁,晴霭横崖谷。
落霞暮欲销,微阳暗墙角。
鸣鸟归亦尽,庭户犹无烛。
苍茫一望中,万绪千愁触。
天地本无穷,人愿如鸿鹄。

诗句翻译

雨晴,连日的阴雨终于停了,清晨时分。庭院中,萧萧细雨洒落在屋檐上。我坐在轩窗前,天色昏暗,透过竹门,看到外面的世界一片苍翠。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生活,远离尘世的喧嚣。洗去一身疲惫,更加感觉世间的纷扰都与我无关。闭门不出,不见任何人,只有我独自弹着琴。面对窗外的微风,心中涌起无限的遐想,那些愁绪随着清风吹散了。吴地的歌谣让我畏惧,越地的梦境难以再续,只能任它们消散在这风雨过后的宁静之中。傍晚,雨终于停了,阳光透过云层,照亮了山崖和谷地。落日余晖即将消失,微弱的阳光在墙角落头显得暗淡。归鸟的鸣叫声已经停止,庭中的灯光也熄灭。放眼望去,茫茫一片,万千思绪涌上心头,仿佛触到了那无穷无尽的天地。然而人的愿望终究像鸿鹄一样高远。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细腻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雨后清晨的心境变化,从最初的忧郁不安到后来的豁达开朗。首句“雨晴”直接点题,引出全诗的主题。随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的景色:阴雨连绵的夜晚,庭院中雨滴洒落在屋檐上,形成一幅静谧而幽深的画面。接着,诗人以“当轩坐晦暝,穿户多苍竹”两句,描绘了自己坐在轩窗下,看着外面天色昏暗,透过竹门,看到外面的世界一片苍翠的景象。这种对比使得原本阴沉的天空显得更加开阔、明亮。

在接下来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他写道:“幽居本绝尘,洗濯益无俗。”在这里,他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远离尘世的喧嚣,保持内心的清净。同时,他也强调了自然清洁的特点,认为洗涤之后的世界更加纯净。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与珍视。

接下来的几联则进一步展开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写道:“闭门不见人,横琴只我独。”这里,他表达了自己闭门不出,独自一人弹琴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让他感到孤独,但也使他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心灵世界。“临风发遐想,清绝愁中曲。”这句诗则是诗人在清风中展开遐想,将心中的忧愁化作一首曲子。这里的“清绝”二字不仅形容了音乐的高洁,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诗的最后一联“吴歌日怕闻,越梦断难续。”则揭示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与怀念。他曾听过吴地的歌曲,也曾梦见过越地的景象,但如今这些回忆都已无法重现。这种对过去的留恋与无奈,使诗人感到深深的忧伤。“晚来雨忽霁,晴霭横崖谷。”最后两句则是描述雨后天晴的景象,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山崖和谷地上,给人一种温暖而又明亮的感觉。“落霞暮欲销,微阳暗墙角。”这两句则是对夕阳西下的景象进行描绘。落霞渐渐消失,而微阳却悄然降临,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温暖与生机。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保持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心,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宁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