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程更已残,夜寒生凄恻。
微风淡云月,清露孤舟夕。
回看水茫茫,江影千重白。
俯首一沉思,转侧愁更忆。
阿爷白发多,阿母衰颜色。
临别语殷殷,一步屡休歇。
嘱儿勿思亲,亲侧人如积。
阿姊隔无多,阿妹同衾席。
阿兄将至京,有嫂能侍食。
出房语复语,大母重呼入。
秋尽早制衣,寒近催刀尺。
今夕儿自去,儿像留吾侧。
未能同色笑,聊可慰岑寂。
莫为儿女态,早定归宁日。
当此愁思中,转觉欢无极。
人生乐莫乐,何用长叹息。
季秋初七夜登舟留别重闱
季秋,农历九月。初七,农历七月初七。夜,指农历七月七日晚上,即七夕节。登舟,乘船。留别,告别。重闱,指家门。
译文:
农历九月初七的夜晚我登上了船准备离开家门去外地。
出门已经过了残夜,夜里的寒风让我心里感到凄凉和悲伤。
微风轻拂淡云飘渺中的一轮明亮的月亮,孤零零的小舟在清冷的月光下渡过寂静的傍晚。回首望去,茫茫的水面映衬出远处江岸的景象,江面上的倒影一片洁白。低头沉思片刻,又不禁回想起离别时的伤感。
家中的老翁头上白发很多,老母的头发也显得灰白。我们即将分别时彼此的话语都充满了殷切和关切,依依不舍地一次次停步。嘱咐儿子不要思恋家乡,因为亲人就在身边,就像堆积如山的物品一样。
阿姐年纪不大,阿妹还像小妹妹一样偎依在母亲的怀抱之中。阿兄就要远行到京城去了,他有一位嫂嫂可以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走出房门再返回屋里说话时,大娘再次呼唤我让她进屋。
秋天早些时候就开始制作衣服了,到了天气转凉的时候催促着要裁剪衣物。现在你一个人要去外面了,你的影像留在我的身边。我还不能和你一样开颜欢笑,只能安慰自己让你感到寂寞而孤独。
你不要学儿女们那样娇气的样子,早早地定下回家来团聚的日子吧。
当这种愁思缠绕心头的时候,却反而觉得快乐无边无际。
人生的快乐莫过于什么?为什么要长吁短叹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农历九月七日七夕佳节之夜,因公远游,临歧留别家人之作。诗人先写离别前的环境氛围,次叙离情,最后抒发对亲人的依恋之情。全诗构思精巧,情感深沉,情景交融,语言流畅。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是诗人与友人同泛舟至河中,临岐留别之际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