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燕倚身轻,争人巧笑名。
生君弃妾意,增妾怨君情。
日落昭阳壁,秋来长信城。
寥寥金殿里,歌吹夜无声。
长信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信怨》并不是一首文学作品,而是由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组诗以凄婉的笔调,通过对班婕妤故事的艺术加工,细腻地描绘了宫廷中失宠妃子的苦闷生活和幽怨心情。王昌龄在这首诗中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得宠与失宠之间的巨大差异,展现了宫怨诗中难得的题材。
以下是《长信怨》的相关介绍:
创作背景: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感情。这组《长信秋词五首》则是他借汉代班婕妤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对宫廷女性悲剧命运的同情。
艺术特色:《长信秋词五首》通过五个不同的角度描写宫廷妇女的苦闷生活和幽怨心情,其中第三首尤为著名,因为它借用了班婕妤的故事,深刻表达了失宠宫女的悲哀和愁怨。
情感表达:王昌龄在诗中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对比手法,使作品具有真实感和动人的艺术感染力。他的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了宫闱深锁下的悲欢离合。
文学价值:《长信秋词五首》不仅是王昌龄的代表作,也是唐代宫怨诗中的瑰宝。其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都得到了后世学者的高度评价。
《长信秋词五首》是王昌龄在唐代特有的宫廷背景下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它们不仅仅是文学艺术的产物,更是那个时代社会状况和文化心态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一组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