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刹中天起,宸游满路辉。
乘龙太子去,驾象法王归。
殿饰金人影,窗摇玉女扉。
稍迷新草木,遍识旧庭闱。
水入禅心定,云从宝思飞。
欲知皇劫远,初拂六铢衣。
奉和幸大荐福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和幸大荐福寺应制》这首诗,由唐代诗人李峤所作。下面将对其诗歌原文进行详细解读:
- 作者介绍:
- 李峤,字巨山,号赵州赞皇人,唐朝时期著名文学家。他生于公元645年,卒于公元712年,是唐初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生平经历颇为丰富,早年即有文才,后成为宰相,为唐朝的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 诗歌原文:
雁沼开香域,鹦林降彩旃。还窥图凤宇,更坐跃龙川。桂舆朝群辟,兰宫列四禅。半空银阁断,分砌宝绳连。甘雨苏燋泽,慈云动沛篇。
- 雁沼开香域,鹦林降彩旗:描绘了一幅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象,香域和彩旗帜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彰显了皇家的尊贵和繁华。
- 还窥图凤宇,更坐跃龙川:通过观察凤凰图案的建筑和龙形的河流,表达了对皇家建筑艺术的赞叹和敬仰。
- 桂舆朝群辟,兰宫列四禅:描述了乘坐装饰着桂花的车辆,以及在充满兰花香气的宫殿中进行的活动,展示了皇帝的出行与宫廷生活。
- 半空银阁断,分砌宝绳连:描绘了一座座连接在一起的宝塔或金阁在天空中的轮廓,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部分,象征着皇家权力的延伸和辉煌。
- 甘雨苏燋泽,慈云动沛篇:以甘甜的雨水滋润焦渴的土地为比喻,表达了皇恩浩荡,普降甘霖的美好愿景。
- 诗歌鉴赏:
- 这首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捕捉了唐代皇室生活的繁华与庄严。通过对皇家园林、建筑、出行以及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唐代盛世的氛围和皇帝的崇高地位。
李峤的《奉和幸大荐福寺应制》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更是了解唐代文化与历史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