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
直愁骑马滑,故作泛舟回。
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江流大自在,坐稳兴悠哉。
放船
介绍
《放船》是唐代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杜甫一家人流浪并顺着川江向东而去的路上,通过描绘一条小船在江上的飘荡,深刻表现了诗人的前程渺茫和对时局动荡的忧虑。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为特点,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精神。杜甫的诗歌创作跨越了唐初至盛唐的整个时期,涵盖了从盛世到战乱再到平定的全过程,他的作品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放船》作为杜甫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他个人经历和情感的体现,更是那个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的缩影。
相关推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逐诗逐句地对原诗的意象进行赏析,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全诗的意境特点。“山寒雨不开”,是说山上因寒冷多雨而不开霁。“直愁骑马滑”,是说直愁马儿滑行不平稳。“故作泛舟回”,是因为故意作出泛舟回旋的举动。“青惜峰峦过”一句,意思是说山峰青翠可爱,我爱惜它(指山峰)。“黄知橘柚来”,意思是说黄色的橘子柚子已到来了
【注释】: 收帆下急水,卷幔逐回滩。——船帆收起,顺着流水下行。 江市戎戎暗,山云淰淰寒。——江市一片黑暗,山间云雾寒冷。 村荒无径入,独鸟怪人看。——荒村没有路径可走,只有一只鸟儿奇怪地盯着我看。 已泊城楼底,何曾夜色阑。——已经停靠在城楼之下,什么时候天色变黑了呢? 赏析: 这是一首纪实性的纪游诗,写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首联“收帆下急水,卷幔逐回滩”,点明行船之速。帆收,水速;卷幔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把握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放船”,然后浏览全诗,抓住重点诗句的关键字词理解。最后再结合注解进行整体赏析。此诗首联描写的是春江景色,诗人用“破晓烟”写出了日出时分江面上的景致;“春水涨平川”是写水流平缓,水面宽阔。颔联写的是诗人在江上放舟的情景。“谁家池馆多杨柳,时送飞花到客船。”诗人描绘了一幅柳树丛中飘散落英的景象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风中放船的场景,以及他在船上的感受和所见所闻。 第一句“柳边放船试南风”描述了作者在柳树边放船的情景。这里的“南风”可能是指春天的暖风,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第二句“扬溪荷花能艳红”则描绘了船下游动时,荷花的颜色鲜艳如火。这句诗通过色彩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第三句“一川云锦步不尽,我舟正在繁香中”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船上感受到的香气
【诗句释义】 1. 岸岸人家住:岸边的人家居住。 2. 门门面水开:每扇门都面对着水面开启。 3. 老翁扶杖立:老者拄着拐杖站在旁边。 4. 稚子看船来:小童在旁边看着船来。 5. 一夜鸣春雨:一夜之间春雨绵绵。 6. 诸滩涨绿醅:许多地方涨满了绿色的酒糟。 7. 顺流行自快:顺着江流行进自然感到愉快。 8. 更着北风催:北风吹得更急。 【译文】 岸边的人家居住,每扇门都面向水面开启。
【注解】 放船:泛指乘船。晚色:夕阳的余晖。轻风:微风。漾:荡漾。潮流:水势。林峦:树林和山峦。异:不同,有差异。明朝:明天。福州:今福建省会,在福州市。 【赏析】 这是一首记叙自己乘船过江,经过沿途风光,最后到达目的地的诗。全诗写景生动,叙事简洁明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晚色重重放客舟”,描绘了夕阳下的江面景色,夕阳映照下,江面上波光粼粼
【注释】 孤舟:小船。回乱石:指船儿在江流中摇荡,激起水花溅起。潺湲(xián’ yuán):水流声。蒹葭:一种水生植物,此处指芦苇。人烟:指渔夫的村落。竹柏:竹林和柏树间。断云:残阳如血,云霞断裂如断线一般。晚渚(zhǔ):傍晚的小洲。山:指山中的寺庙。樵歌:樵夫唱的歌。出谷:从山谷中出来。 【赏析】 《放船》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此诗描写了一幅幽美的晚景图
【解析】 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起两句是写江边景色,“放船”是词题,点明题意,即乘船游江。首句“楼船箫鼓动”,点明楼船的箫鼓声,渲染出一种热闹的气氛,为下文作铺垫。“荻火初炎早具迟”,点明时序,描写江边的荻花,用“初”、“晚”二字,写出了荻花生长的迅速,同时也暗示着词人此时的心情。接着两句由写景而转入抒情。“不独鼋鼍潜静浪,尽教凫鹜弄晴澌”,这是全词的关键所在。这两句写水禽在水面嬉戏
【注释】 城,指苏州。乌翻月鼓:用“乌飞”、“月明”比喻水光月色。 虎丘寺前:指苏州城外的虎丘山。 皇华:古代的一种外交使节,这里泛指朝廷使者。 供奉三年犹俸钱:指诗人在朝廷任翰林供奉期间,虽已任职三年,而所得俸禄仍微薄如故。 鸱夷:古越王勾践时的大囊,用来装废物,后因以代指弃官。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送别的地点是虎丘山脚下;次句点出送别的时间是初秋时节。第三、四句分别写景,青山白水
【解析】 本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送沈子福归江东》。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放船东下的情景;后两句写江天晴霁、云山明丽的美景。 (1) “野旷天低江面平”,意思是:野外空旷,天空显得比江面还要低,江水与天空连成一片。这里描写了宽阔的江面和高远的天空,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归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2) “放船东下好风清”,意思是:乘船顺流而下,正逢清风徐来。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和朋友在船上的愉快心情。 (3)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放船》。全诗如下: 柂楼下急浪,去险在毫端。 已识篙师巧,方忧蜀道难。 此溪防罔象,何日避风湍。 颇羡玄真子,清时把钓竿。 注释: 1. 柂楼:船夫在船头用木桩、竹竿和绳索固定船只的地方,防止船只被风吹走。 2. 急浪:形容江水波涛汹涌,速度极快。 3. 去险在毫端:比喻事情的关键就在细微之处。毫端,指事物的细微部分。 4. 篙师:船夫,这里指的是经验丰富的船夫。
诗句释义 1 放船:指的是开始航行。 2. 日出风亦静,卧闻双橹鸣:太阳升起的时候,风也变得安静,我躺在床上听见了双橹的声音。这里的“卧”可能是指诗人在船上休息的状态。 3. 起看林峦过,始知我舟行:我醒来后看见树林和山脉正在经过,才知道我在船上行驶。 4. 轻鸥逆素浪,幽草迎人生:轻盈的鸥鸟逆着平静的波浪飞翔,而幽深的草地迎接着人生的旅途。 5. 清晖散宿霭,远日增春明
【诗句释义】 1. 放船:指在晴天放船出海。 2. 鹅鸭声中打桨行:在鹅和鸭子的叫声中,划着桨前行。 3. 放船天气趁新晴:在晴朗的日子里,乘着好天气放船。 4. 风吹水面鳞鳞皱:风轻轻吹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5. 波到桥心贴贴平:水波荡漾,到了桥中心的地方,波纹变得很平缓。 6. 绿树炊烟千缕直:绿树丛中升起袅袅炊烟,直上云霄。 7. 青山夹岸一帆轻:青山环抱两岸,一只小船静静地行驶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