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
未央宫里三千女,但保红颜莫保恩。
槿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槿花》是一首创作于唐朝的七言绝句,作者是李商隐。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诗人简介:
- 《槿花》的作者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出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他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一生经历了牛李党争,仕途坎坷,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李商隐的诗作文学价值极高,尤其擅长爱情诗,其作品多带有浓郁的情感和深沉的意境。
诗歌原文:
风露凄凄秋景繁,
可怜荣落在朝昏。
未央宫里三千女,
但保红颜莫保恩。诗歌赏析:
- 风露凄凄秋景繁:这句描写了秋天的凄凉景象,风露交加,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 可怜荣落在朝昏:这里指代着宫廷中的女子,她们的美丽如同短暂绽放的花朵,在清晨和黄昏之间迅速凋谢。
- 未央宫里三千女:通过夸张的数字表达了宫中女子之多,暗示了后宫生活的复杂和无奈。
- 但保红颜莫保恩:这里的“红颜”指的是美貌,而“莫保恩”则意味着不应为情所困,应保持理智。
-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槿花》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隐喻宫廷中的女性,如“一日一回新”的槿花象征着生命的不断更新与希望,而桃李花则需要等待春天才能再次绽放,暗示了时间的循环和女性的等待。
- 情感深邃:诗作中透露出诗人对于宫廷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哀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历史影响:
- 后世评价:《槿花》被认为是李商隐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其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文化传承:该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以及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
《槿花》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篇,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情感和深刻思想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爱情和时光流转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