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作

数亩池塘近杜陵,秋天寂寞夜云凝。
芙蓉叶上三更雨,蟋蟀声中一点灯。
迹避险巇翻失路,心归闲澹不因僧。
既逢上国陈诗日,长守林泉亦未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夜作》是唐代诗人李昌符的作品。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李昌符,唐代著名诗人,以科举不第而闻名。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时代风貌,尤以描写自然景致见长。
  2. 创作背景:李昌符的生活与仕途经历充满挑战。《秋夜作》可能写于他某次应试前的心路历程,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内心挣扎和对功名的追求。
  3. 作品原文:数亩池塘近杜陵,秋天寂寞夜云凝。芙蓉叶上三更雨,蟋蟀声中一点灯。迹避险巇翻失路,心归闲澹不因僧。既逢上国陈诗日,长守林泉亦未能。
  4. 主题内容:《秋夜作》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心境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的困惑与思考。其中“迹避险巇翻失路”一句,反映了诗人在追求名利的道路上遇到的困境和挫折感,“心归闲澹不因僧”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态。最后两句“既逢上国陈诗日,长守林泉亦未能”,则展现了诗人虽然才华出众但始终未能实现政治抱负的无奈之情。
  5. 艺术特色:《秋夜作》的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刻画,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同时,诗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有深沉的情感表达,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是唐代文人咏物抒怀的经典之作。

《秋夜作》作为李昌符的代表作品,不仅体现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还揭示了他们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态度和选择。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至今仍让读者深受启发和感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