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芰荷花,七月芰荷叶。
花叶不相依,云水不相接。
故人万里余,迢迢鸿雁迹。
不感故人怀,怨此清秋节。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作答即可。“五、七月”点明了时节,即夏季;“花叶不相依,云水不相接”是写荷花的开放与凋谢,表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短暂的无奈;“故人万里余,迢迢鸿雁迹”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深;“不感故人怀,怨此清秋节”写出了作者因为思念而感到哀伤之情。
【答案】
译文:
五月的荷叶在池塘里盛开,七月的莲蓬已经成熟。
荷花与莲花不能相依,云彩与水面也不能相连。
我远行的朋友现在已走了很远,鸿雁的飞翔留下了遥远的足迹。
因此没有因想念朋友而伤感,只是怨恨这凄凉的秋天。
赏析:
首联两句写景。以“花”“叶”为线索,将时间推移到初夏与深秋,描绘出荷与莲不同的生长状态:初夏时,荷花竞放,绿叶扶疏;到了深秋,荷叶凋零,荷花枯落。“故人万里余”,“故人”,指旧日的朋友;“万里余”,言距离遥远。这句的意思是说,我的老朋友现在已走了很久很远了。“迢迢”,形容路途遥远。两句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诗人想表达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颔联两句写物抒情。“花叶不相依”,意思是荷花与荷叶虽同属一物,却各自独立,不能互相依靠。“云水不相接”,意思是云彩流动于水面上,但并不接触水面,也就是说,它们彼此之间也没有联系。“相依”“相接”,都含有相互依赖之意,这里用反义并列的句式来强调二者各自独立的特征。这两句既是描写景物,又寄寓着诗人对于生死离合、聚散无常的感慨:荷花与荷叶虽然能共度风雨,但在生命的终结时刻,它们却不能相互依偎;云彩流动于水面之上,但并不能触及水面,同样说明它们彼此之间缺乏联系。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离合、聚散无常的感慨。
颈联两句写景抒情。“故人万里余”,承上启下,表明诗人所思念的人就在千里之外。“鸿雁迹”,指鸿雁的南迁大雁。“鸿雁飞过之后,留下一串串脚印”,所以诗人用一个“鸿雁迹”来比喻友人的踪迹。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因为我远行的朋友现在已走了很久很远了,所以我没有因想念朋友而伤感,只是怨恨这凄凉的秋天。
尾联两句抒发自己的情感。“不感故人怀”,意思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感伤,这是因为我并不真正地想念他啊!“怨此清秋节”,意思是我只怨恨这个萧瑟的秋天。这里的“节”是节令的意思。诗人之所以怨恨这个秋天,是因为秋天容易让人产生伤感情绪。这两句是说:既然我没有真的想念朋友,自然不会因为朋友的远去而感到悲伤。同时,由于诗人对秋天有特别的感情,所以他也会因为这个季节的到来而感到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