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居

退身何所食,败力不能闲。
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
众听喜巴唱,独醒愁楚颜。
日莫静归时,幽幽扣松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退居》是唐朝诗人黄滔的作品,收录在诗集《退居漫题七首》中。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归隐后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以下是详细介绍:

  1. 作品简介
  • 《退居》是黄滔以“退居”为题创作的一首诗歌,展现了其归隐后的心境与生活状态。
  • 诗中不仅描绘了江上村的宁静景象,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的展望。
  1. 情感表达
  • 诗歌中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于人生变迁的沉思。
  • 通过对青山和古木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的哀愁和对过往时光的回忆。
  1. 艺术特色
  • 黄滔在这首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青山”、“寒带雨”等,这些意象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 诗中的用词考究,如“孤寂欲何言”、“世乱时人物”,都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1. 社会影响
  • 《退居》不仅是黄滔个人创作的结晶,也是唐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该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 文化背景
  •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常常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退居》也不例外。
  • 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唐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
  1. 阅读体验
  • 《退居》的阅读不仅仅是一次文学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
  • 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退居》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世界、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诗歌,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