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律初回驭,商飙暗触襟。
乍伤诗客思,还动旅人心。
蝉噪因风断,鳞游见鹭沈。
笛声随晚吹,松韵激遥砧。
地覆青袍草,窗横绿绮琴。
烟霄难自致,岁月易相侵。
涧柳横孤彴,岩藤架密阴。
潇湘期钓侣,鄠杜别家林。
遗愧虞卿璧,言依季布金。
铮鏦闻郢唱,次第发巴音。
萤影冲帘落,虫声拥砌吟。
楼高思共钓,寺远想同寻。
入夜愁难遣,逢秋恨莫任。
蜗游苔径滑,鹤步翠塘深。
莫问荣兼辱,宁论古与今。
固穷怜瓮牖,感旧惜蒿簪。
晚日舒霞绮,遥天倚黛岑。
鸳鸾方翙翙,骅骥整骎骎。
未化投陂竹,空思出谷禽。
感多聊自遣,桑落且闲斟。
三用韵
介绍
。
《三用韵》是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原题为“送别”,此作写于清乾隆年间。
作者简介
原文
送别
一去二千里,
秋风万里长。
相思两地隔,
明月几时圆。
三用韵,
四句成双行。
五言六字短,
七言八句长。
八方通九域,
万国尽华章。
注释译文
词句注解
送别:离别的时候,诗人站在船上,望着即将远去的友人。秋风万里长:秋天的风吹得特别长。相思两地隔:朋友在远方,思念之情不能见面。明月几时圆:月亮什么时候才能圆满呢?三用韵:诗中每句都是三个字押一个韵。四句成双行:这是一首七
相关推荐
素律初回驭,商飙暗触襟。 乍伤诗客思,还动旅人心。 蝉噪因风断,鳞游见鹭沈。 笛声随晚吹,松韵激遥砧。 地覆青袍草,窗横绿绮琴。 烟霄难自致,岁月易相侵。 涧柳横孤彴,岩藤架密阴。 潇湘期钓侣,鄠杜别家林。 遗愧虞卿璧,言依季布金。 铮鏦闻郢唱,次第发巴音。 萤影冲帘落,虫声拥砌吟。 楼高思共钓,寺远想同寻。 入夜愁难遣,逢秋恨莫任。 蜗游苔径滑,鹤步翠塘深。 莫问荣兼辱,宁论古与今。
诗句原文 荪壁辛楣屋缭蘅,闲人一榻少人争。 君来特地平分破,镇断山云不敢行。 译文注释 何梦桂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独居时对友人的欢迎和欣赏。他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独自居住的环境,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友人到来的喜爱与珍视。通过“君来特地平分破”等句子,可以感受到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宁静生活的愿望。诗中的自然景观也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载体,他通过描写山云、风声以及草木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赏析
【注释】 绿遍山颠与水涯:绿满山坡、水边。苦吟:苦读诗书,写诗作文。春葩:春天开的花。新篁(huáng)已接三竿日:新竹子长出竹杆已经过了正午时分。红药犹开四月花:指春天的牡丹等花已经开了,而桃花还未曾开放。好句更烦衔两袖:好的诗句往往让人烦恼,仿佛要把它从口中咽下去。嫩寒犹觉怯重纱:春天的早晨,天气仍然有些寒冷,使人感到有点害怕。留连小饮无须醉:在小酒馆里饮酒不要喝得烂醉。扈翠华:跟随皇帝出行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雪中饶有百般佳,却似绸缪困约家。 - 注释: 雪中有各种美好的事物,但它们似乎被家的束缚所限制。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在大雪纷飞的冬日景象中,感受到自然界的美景与家的温暖、责任之间微妙的关系。大雪虽然带来了美的享受,却也象征着家的温暖和责任,使得诗人感到一种“困约”之感。 2. 老病自应馀菜色,风骚犹未合梅花。 - 注释: 因为年纪大和生病,面色显得有些苍白
惭愧长髯市入村,送诗踏冻到衡门。 未愁顾兔千毫秃,持看阳乌三足蹲。 我亦欲寻安道去,人应共怪阿先存。 界天雪岭依然白,更忆当年李仲元。 诗句释义与翻译: - “惭愧长髯市入村”: 表达了诗人因穿着长胡子而受到村里人的嘲笑,感到羞愧。 - “送诗踏冻到衡门”: 描述了诗人在寒冷天气中,冒着严寒,亲自送诗的行为。 - “未愁顾兔千毫秃”: 通过“顾兔”,即指月亮,这里比喻诗人的才华或作品
卜筑郊坰外,宽闲一亩馀。 汲泉朝灌菊,炙烛夜观书。 酒熟邀朋酌,园荒课仆锄。 喜尝红稻饭,旋荐晚菘蔬。 注释: 1. 卜筑郊坰外:在郊外选择一块土地进行建造,表示隐居或建房。 2. 宽闲一亩馀:拥有一片广阔的农田,意味着生活富足。 3. 汲泉朝灌菊:早晨用泉水灌溉菊花。 4. 炙烛夜观书:晚上点着蜡烛读书。 5. 酒熟邀朋酌:酒准备好了邀请朋友来品尝。 6. 园荒课仆锄:园子荒芜了
这首诗的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他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广为人知。下面是对他的诗《三用韵》逐句的翻译、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解释及关键词注释 1. 地不喧车马 - 描述了一个宁静的环境,没有喧闹的车马声。 - 「喧」意为嘈杂。 2. 萧然则草庐 - 形容简朴而自然的居所。 - 「萧然」意为寂寞、冷清。 3. 曲通樵牧径 - 指出小路与樵夫和牧人的道路相通。 -
屋头明月上,此夕又秋分。 千里人俱共,三杯酒自醺。 河清疑有水,夜永喜无云。 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译文: 月光照亮了屋顶,这个夜晚又是秋天的分界。 虽然相隔千里,但大家都在一同庆祝。 举杯畅饮,我仿佛沉醉于这欢乐之中。 清澈的河水让人疑惑是否真的有水,而夜晚则总是喜欢晴朗的天空没有云彩。 桂花婆娑的影子倒映在水中,香气弥漫到整个世界。 注释: 1. 屋头明月上:屋檐下的月亮开始升起。
【解析】 此词上阕写人生如梦,年老体衰,青春难驻;下阕抒壮志未酬,空怀壮志,无以自遣的感慨。全词以梦醒为题,寓意深远,耐人寻味。 【答案】 译文: 人生如同百岁的寿辰,有兴时可以追游山水。 白发来临时不是约定,青春逝去也不可挽留。 兔子在乌黑的车轮中转动,古今之人只能凭栏远眺。 不必问穷通之事,从今以后只求随遇而安。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词,作者通过梦境,抒发了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悲慨和壮志未酬
这首诗的格式是三用韵,共四句,每句七个字。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 1. 夜凉清似水,凄切只蛩吟。 —— 这句诗描述了夜晚的清凉和寂静,就像清澈的水一样。同时,也表达了蟋蟀在夜里发出的声音,声音虽然凄凉,但却能引发深深的思考。 2. 唤起离人思,催残懒妇心。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看到这个景象后,心中产生的思念之情。"离人"可能指的是作者自己或他的朋友,他们的离别让人感到痛苦和思念
【注释】 三用韵:指诗的第三句、第四句、第六句和第八句。 黄鹤:传说中的一种神鸟,栖息于武昌(今湖北鄂州)。 云闲:闲适自得。 毫端:笔尖。 塞雁:边塞之雁。 【赏析】 《题画》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通过对一幅图画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超然出尘的情怀。 首联“性野耽幽隐,茅茨一二间”,写自己性情豪放,喜好隐居,居处简陋,只有一二问房屋。“性野”二字,点明了诗人不羁的性格特征
诗句释义: 1. 不作皱眉事,何烦古押衙。 - “作”通“做”,指进行、从事。 - “皱眉事”比喻困难、烦恼的事。 - “押衙”古代官名,这里比喻那些需要处理、解决的人或事。 - 整句意为:不要去做那些让人烦恼的事,何必麻烦那些需要处理的人或事呢? 2. 且尝桑落酒,更瀹雨前茶。 - “桑落”指初秋的桑叶,泛指秋天。 - “瀹”通“煮”,烹煮的意思。 - 整句意为:不妨品尝一下秋天的第一杯桑叶酒
陡觉秋萧索,林端叶渐稀。 菊残堪作枕,荷老不成衣。 著句愁诗俗,持螯喜蟹肥。 晚来风色紧,吹起荻花飞。 注释: 1. 陡觉秋萧索:突然感觉到秋季的萧条气氛。 2. 林端叶渐稀:树林的顶端,树叶逐渐稀疏。 3. 菊残堪作枕:菊花已经凋零,可以用来做枕头。 4. 荷老不成衣:荷叶老了,已经无法用来做衣服。 5. 著句愁诗俗:写诗句时,担心被认为庸俗。 6. 持螯喜蟹肥:拿着蟹爪(持螯)
诗句释义: 1. 生计虽随分,年来迥不同。 - “生计”指生活来源或生活方式。“随分”意为按照自己的能力或条件。这句诗表达了随着岁月流逝,人们的生活状况和以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 穷通槐国梦,得失楚人弓。 - “穷通”指的是贫穷与富有,比喻世事的顺逆。“槐国梦”可能指在古代中国,槐树常被用作皇家建筑的标志,因此这里可能指代某种显赫的地位或荣耀的梦想。“楚人弓”中的“楚”可能指楚国
【解析】 本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了解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思想情感等,然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赏析。 首联“无官堪受禄,有橘当封侯”,意思是说:没有官职可以享受俸禄,只有种橘子的才有资格被封侯。这是说诗人在朝廷里得不到重用,只好退隐到田园之中,以隐居自乐。这两句是说自己的处境,也表现自己的心情。“无官”“有橘”是关键词,分别指自己的处境与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