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不喧车马,萧然一草庐。
曲通樵牧径,正合野人居。
秋老欣禾熟,林寒觉叶疏。
高歌仍鼓腹,世事岂关渠。

这首诗的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他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广为人知。下面是对他的诗《三用韵》逐句的翻译、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解释及关键词注释

  1. 地不喧车马 - 描述了一个宁静的环境,没有喧闹的车马声。
  • 「喧」意为嘈杂。
  1. 萧然则草庐 - 形容简朴而自然的居所。
  • 「萧然」意为寂寞、冷清。
  1. 曲通樵牧径 - 指出小路与樵夫和牧人的道路相通。
  • 「樵牧」分别指樵夫和牧人。
  1. 正合野人居 - 正好符合隐居者的生活。

译文

在这寂静无声的地方,我找到了一个简朴的自然居所。小路通向了樵夫和牧人的路径,正是他们生活的去处。随着岁月流转,秋天到来时,庄稼熟透了;林间寒风中,树木的叶子稀疏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仍然高歌猛酒,享受生活的乐趣,世事的纷扰与我无关。

赏析

王昌龄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诗中的“草庐”象征着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同时,通过对比车马喧嚣与自然宁静的景象,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传递了一种深刻的生活哲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保持一颗静谧、淡泊的心是难能可贵的。王昌龄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成功地将这种生活态度传达给了读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