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吏部公,其道诚巍昂。
生为大贤姿,天使光我唐。
德义动鬼神,鉴用不可详。
独得雄直气,发为古文章。
学无不该贯,吏治得其方。
三次论诤退,其志亦刚强。
再使平山东,不言所谋臧。
荐待皆寒羸,但取其才良。
亲朋有孤稚,婚姻有办营。
如彼天有斗,人可为信常。
如彼岁有春,物宜得华昌。
哀哉未申施,中年遽殂丧。
朝野良共哀,矧于知旧肠。
籍在江湖间,独以道自将。
学诗为众体,久乃溢笈囊。
略无相知人,黯如雾中行。
北游偶逢公,盛语相称明。
名因天下闻,传者入歌声。
公领试士司,首荐到上京。
一来遂登科,不见苦贡场。
观我性朴直,乃言及平生。
由兹类朋党,骨肉无以当。
坐令其子拜,常呼幼时名。
追招不隔日,继践公之堂。
出则连辔驰,寝则对榻床。
搜穷古今书,事事相酌量。
有花必同寻,有月必同望。
为文先见草,酿熟偕共觞。
新果及异鲑,无不相待尝。
到今三十年,曾不少异更。
公文为时师,我亦有微声。
而后之学者,或号为韩张。
我官麟台中,公为大司成。
念此委末秩,不能力自扬。
特状为博士,始获升朝行。
未几享其资,遂忝南宫郎。
是事赖拯扶,如屋有栋梁。
去夏公请告,养疾城南庄。
籍时官休罢,两月同游翔。
黄子陂岸曲,地旷气色清。
新池四平涨,中有蒲荇香。
北台临稻畴,茂柳多阴凉。
板亭坐垂钓,烦苦稍已平。
共爱池上佳,联句舒遐情。
偶有贾秀才,来兹亦同并。
移船入南溪,东西纵篙撑。
划波激船舷,前后飞鸥鸧。
回入潭濑下,网截鲤与鲂。
踏沙掇水蔬,树下烝新粳。
日来相与嬉,不知暑日长。
柴翁携童儿,聚观于岸傍。
月中登高滩,星汉交垂芒。
钓车掷长线,有获齐欢惊。
夜阑乘马归,衣上草露光。
公为游溪诗,唱咏多慨慷。
自期此可老,结社于其乡。
籍受新官诏,拜恩当入城。
公因同归还,居处隔一坊。
中秋十六夜,魄圆天差晴。
公既相邀留,坐语于阶楹。
乃出二侍女,合弹琵琶筝。
临风听繁丝,忽
祭退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祭退之》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好友韩愈(字退之)深切的思念和不舍之情。韩愈在文学与学问上的成就,以及他对国家的贡献,都给张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创作背景来看,张籍与韩愈有着深厚的友谊。《祭退之》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两人的交往过程中。张籍在长安进士及第后,曾拜访过韩愈。在此期间,他们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这段经历也深深影响了张籍。因此,当他得知好友韩愈去世的消息时,他感到无比痛心,于是写下了这首怀念故人的诗歌。
从内容方面分析,《祭退之》是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张籍对韩愈的深切缅怀和无尽哀思。诗中既有对韩愈生前才华的赞美,也有对其逝世的惋惜之情。通过对韩愈生平事迹的描述,以及对其作品的赞扬,展现了张籍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文学成就的敬仰。同时,诗中的“呜呼吏部公”一句,也体现了张籍对韩愈官位的认可和敬重。
从艺术特色来看,《祭退之》在语言运用上简洁明快,情感充沛而不失庄重。诗句通过简洁的文字,将张籍对韩愈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祭退之》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悼念之作,通过对韩愈生前事迹和作品的回顾,展现了张籍对故友的怀念和敬意。同时,这首诗也是唐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代表,展示了唐代文人对于友情和文学的追求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