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
【注释】 日日:每天。 苦思:深深思念。 红颜:美丽的容颜。 忽:忽然。 成老:变老了。 昔若三春华:过去像春天的花朵一样。 今如九秋草:现在象秋天的草一样。九秋,指深秋,一年中草木凋落最严重的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写思妇怨夫的诗。诗人借日日夜夜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抒发对爱情忠贞不渝、生死不渝的决心和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之情。 “日日苦思君”是全诗的总起笔,表明思妇日日夜夜都在想念着她所爱的人
【注释】:白马在雪中奔驰,它的白颜色与影子混为一体难以辨认。不知道郎君离去的道路,只看见马的蹄迹。 【赏析】:这首诗是写一个女子送别恋人时,因天气寒冷而看不清恋人所去的方向,只能看到马的行踪,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两句“白马雪中驰,色混影难觅”,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冬天,一匹白色的马在雪中奔驰的景象。“白马”是诗的主题,象征着纯洁和高贵;“雪中”则暗示了环境的寒冷和恶劣
昼饮夜复宴,笙歌缘底忙。 不是无来日,但欲及三阳。 【注释】 1. 子夜:古代将夜间分为五个时段,其中第一时段为子时(晚上11点到凌晨1点),第二时段为丑时(凌晨1点到3点),第三时段为寅时(凌晨3点到5点),第四时段为卯时(早上5点到7点),第五时段为辰时(早上7点到9点)。这首诗中的“子夜”指的是夜晚的第二个时段,即丑时。诗中还提到了“三阳”,这是古代对春季的称呼,代表春季的三个时段
注释:与欢被阻隔在溪的对面住,四周结满了冰块。冰上留有野狐狸的踪迹,你行走时不必担心过薄。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溪畔的景象,以凝冰为线索串联全诗,表达了诗人与欢被隔溪而居、相望却不可相见的苦闷之情。首句写“欢”与作者相隔溪水,次句写四周结冰,点明冬景;三句写溪边野狐行踪,暗示“欢”的踪迹;四句写溪中冰层薄,暗喻“欢”之不厚,表达了诗人相思的愁怀。 子夜四时歌一十二首 其十 冬歌三首 与欢隔溪住
【注释】子夜:古代将夜晚分为五个时段,每个时段为一“子”,故称。四时歌:指《子夜歌》十二首。其六:指《子夜歌》中的第六篇。腕困置扇坐:手腕酸软,只好放下扇子坐着。鲜袿:轻细的衣服。苦:很、极。 【赏析】这首诗写夏天炎热之苦。诗中通过描写炎热的气候,来表现人因酷暑而引起的烦躁不安的心情。开头两句说,天气炎热,手都懒得去摇扇了;衣服又薄,连扇子都懒得摇了。第三句点明题意,说不要因为天气热而烦恼
【注释】: 1. 轻舟荡双桨(轻舟,小船上。荡,摇动。双桨,船桨。):指小船在荷塘里悠闲地划来划去。 2. 纡转莲塘里:在莲花塘中迂回曲折地游动,形容小船在水中的优美姿态。 3. 君但惜莲花:你只珍惜这朵花。 4. 侬贵得莲子:我却能从中得到莲子,比喻收获或得到的好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荷塘美景与渔人生活的小诗。诗中的"轻舟荡双桨,纡转莲塘里"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荷塘景色
【注释】: 东风:春天的风。荡:摆动。罗裾(jū):罗制的衣襟。冶游:冶艳的游乐。步:行走。前池:前面的水池。袅娜:柔美、婀娜。腰肢:指女子细嫩的腰身,此处借代柳条。 【赏析】: “东风荡罗裾”,东风微拂,轻拂着罗裙。“冶游步前池”,冶艳的游乐在池边散步。“柳条亦多情”句,以拟人手法描写杨柳。“袅娜学腰肢”,柳枝随风舞动,婀娜多姿,好似细腰美人。 全诗写春风骀荡,柳条摇曳生姿,春意盎然
译文: 夏夜微风拂面,竹席上清凉宜人,四围没有幔帐。 郎君呼唤我起身同游,等我把细葛衣穿好,再一同出游。 注释:簟(diàn):竹席。 待侬著絺(chī)衣:等你把葛衣穿上。絺,细葛布。 赏析: 这首诗是《子夜四时歌》中的第四首,写夏夜的清幽凉爽。诗的前两句写夏夜的凉意和室内的环境,后两句写诗人被郎君叫起与外出游玩,等待把葛衣穿上。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给人以宁静之感
【注释】: 子夜四时歌:指《子夜四时歌·春歌》中的“桃李花落尽,红英犹可摘。愿郎莫惆怅,妾身如花好。” 雪:比喻梅花。 团:揉搓、捻成球形。 消巳:指时间,此处指春天。 【赏析】: 这首诗是女子对男子的劝诫。她以桃花比喻男子所爱的人,并告诉男子,不要因为爱得深沉而愁苦不堪。她希望男子不要像被抛弃的梅花,而是像春天里的桃花一样,即使花瓣零乱也依然美丽。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采桑入南园,园中草芊芊。 - 注释:采摘桑叶进入南园,园子里草木郁郁葱葱。 - 赏析:此句描述了诗人在南园中的活动,体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2. 双飞蝴蝶子,戏侬罗裾前。 - 注释:成双的蝴蝶翩翩飞舞,在我前面嬉戏。 - 赏析:这句描绘了蝴蝶与人的互动,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动感。 3. 柳枝生池上,柳叶拂池水。 - 注释:垂柳生长在池塘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