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饮夜复宴,笙歌缘底忙。
不是无来日,但欲及三阳。

昼饮夜复宴,笙歌缘底忙。

不是无来日,但欲及三阳。

【注释】

  1. 子夜:古代将夜间分为五个时段,其中第一时段为子时(晚上11点到凌晨1点),第二时段为丑时(凌晨1点到3点),第三时段为寅时(凌晨3点到5点),第四时段为卯时(早上5点到7点),第五时段为辰时(早上7点到9点)。这首诗中的“子夜”指的是夜晚的第二个时段,即丑时。诗中还提到了“三阳”,这是古代对春季的称呼,代表春季的三个时段。《礼记·月令》中有云:“孟春之月……其日甲乙,其帝太昊,其神东君。”这里的“东君”指的是东方的神祇,也就是春季的象征。
  2. 笙歌:笙是一种古老的管乐器,通常用竹子制作,音色优美,是古代宴会上常见的乐器。这里提到的“笙歌”可能是指晚上的宴会或聚会。
  3. 忙:形容非常繁忙或忙碌的状态。
  4. 来日:明天或未来的日子。
  5. 三阳:春季的三个时段,分别对应于寅时、卯时和辰时。
  6.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夜宴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昼饮夜复宴”直接点明了这是一个热闹的场景,人们在白天饮酒,夜晚又聚在一起庆祝。接下来的“笙歌缘底忙”则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喧嚣气氛,笙歌声声不断,显得格外忙碌。然而,作者并没有沉浸在这种忙碌之中,而是通过“不是无来日,但欲及三阳”这样的反问句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期待。这里的“三阳”指的是春季的三个时段,象征着希望和生机。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