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五月成淹留,披图忽忆潇湘游。
眼底萧条动秋色,谁驱楚泽来中洲。
烟霞掩映蒹葭郭,凫鹚点缀清虚阁。
败苇荒蒲岂雪霜,崩崖坼岸迷丘壑。
岫口黄花几岁开,枫头赤叶何年落。
数舸依依古渡边,细听那闻呼渡传。
风帆浪楫两不动,中流竟日空盘旋。
昼短天寒洞庭阔,几时可到苍梧巅。
松根一叟长箕踞,暝色沙光自犹豫。
蛟龙夜蹴涛如山,公无渡河且归去。
我家住在江之滨,十年落魄厌京尘。
飘蓬海内浑无定,沮溺嫌予数问津。
对此踌躇心目断,丘也东西南北人。

注释:

  1. 大梁五月成淹留,披图忽忆潇湘游。
    译文:我在大梁逗留了五月,突然想起了在潇湘的旅行。
    赏析:诗人在大梁(今河南开封)逗留了五个月,期间他常常怀念起潇湘(湖南一带)的山水美景。
  2. 眼底萧条动秋色,谁驱楚泽来中洲。
    译文:眼前的景象萧条凄凉,是谁把楚泽(湖北境内)驱赶到中洲(洞庭湖)来呢?
    赏析:这里诗人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洞庭风光图,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 烟霞掩映蒹葭郭,凫鹚点缀清虚阁。
    译文:烟雾笼罩着蒹葭城郭,一群野鸭点缀在清虚阁上。
    赏析:这里的“烟霞”指的是水雾,“蒹葭”指水边芦苇,“凫鹚”即野鸭子。诗人通过描绘这些自然景物,营造了一种宁静、优美的意境。
  4. 败苇荒蒲岂雪霜,崩崖坼岸迷丘壑。
    译文:那些破败的苇子和荒芜的蒲草岂能抵御雪霜的侵袭,崩塌的山崖和裂开的河岸都让人迷失了方向。
    赏析:“败苇荒蒲”形容的是荒凉的景象,“崩崖坼岸”则描绘出一种险恶的地形。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作者对家乡自然环境变迁的感慨。
  5. 岫口黄花几岁开,枫头赤叶何年落。
    译文:山间的黄菊花已经开了多年,而枫树上的红叶又有多少年来过客呢?
    赏析:这里的“岫口”、“枫头”分别指代山间和枫树上,诗人通过询问黄花和枫叶的年龄,巧妙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6. 数舸依依古渡边,细听那闻呼渡传。
    译文:几只小船缓缓地停靠在古老的渡口边,我仔细聆听着呼唤渡船的声音。
    赏析:“数舸”指的是多条船,“古渡边”描绘出一种古老的码头场景。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船只和码头,营造出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7. 风帆浪楫两不动,中流竟日空盘旋。
    译文:风帆和浪楫都没有移动,我们在中流地带徘徊了一整天,只是在原地打圈转。
    赏析:这里的“中流”指的是河流中间的部分,“竟日”表示整日。诗人通过描绘航行的场景,表达了自己无法找到目标的心情。
  8. 昼短天寒洞庭阔,几时可到苍梧巅。
    译文:白天短暂,天气寒冷,洞庭湖辽阔无边,什么时候才能到达苍梧山顶?
    赏析:这里的“洞庭”指的是洞庭湖,“苍梧巅”则是指苍梧山的山顶。诗人通过对洞庭湖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高山的向往之情。
  9. 松根一叟长箕踞,暝色沙光自犹豫。
    译文:一位老翁躺在松树根下,天色已晚,沙滩上的光影让他犹豫不决。
    赏析:这里的“长箕踞”形容老人的姿势,“暝色沙光”则描绘出天色渐暗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老人和夕阳下的沙滩,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10. 蛟龙夜蹴涛如山,公无渡河且归去。
    译文:夜晚,一条巨龙在波涛中踢击,波浪像山峰一般汹涌。你不要去渡河了,还是回家去吧。
    赏析:这里用“蛟龙”“泰山”等比喻来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汹涌澎湃,同时劝诫不要冒险渡河。
  11. 我家住在江之滨,十年落魄厌京尘。
    译文:我家住在这里的长江边上,已经厌倦了京城的生活。
    赏析:这里诗人借“江之滨”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官场生活的不满。
  12. 飘蓬海内浑无定,沮溺嫌予数问津。
    译文:我像漂泊不定的浮萍一样四处流浪,沮溺(指孔子弟子颜回)嫌弃我反复向他求教。
    赏析:这里的“飘蓬”比喻诗人四处漂泊的境遇,“沮溺”则是孔子弟子颜回的代名词。诗人通过与沮溺的对话,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无奈以及对知识的渴望。
  13. 对此踌躇心目断,丘也东西南北人。
    译文:面对这一切,我心中一片迷茫,就像鲁国的孔丘那样,东奔西走,不知所终。
    赏析:这里的“踌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困惑,“丘也东西南北人”则直接引用了孔子的名字。诗人通过对比孔子的人生经历和自己的现状,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