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
【注释】 折杨柳:指折取柳枝。古人折柳赠别,表示挽留之意。愁:忧愁、悲伤。 我言折柳好:我倒认为折柳是一种好的举动,因为柳树是多情的植物,它对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萌发具有积极的作用,而春天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正是人们开始忙碌生活的时候;同时,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又象征着离别,因此“折柳”又有了留恋不舍的意味。 倘向柳边行:如果你要去柳边走一走。 织君去时道:给你写封信,告诉你我要走了。 【赏析】
解析: 这首诗通过折柳寄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释: 1. 第一句:“折杨柳,烦纤手。” - 注释:折柳枝,是古代文人常用来表达送别之情的方式。这里用“烦纤手”形容亲手折柳,增加了情感的深度和细腻。 - 赏析:这句诗通过动作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这一行为的细致入微,以及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 2. 第二句:“金黄细缕牵春愁
折杨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长安(唐代的首都)的一个春夜,独自坐在窗前欣赏着美丽的月亮和风景。这首诗的主题是孤独、思念和寂寞。 译文: 在长安二月,多绿杨。远信未到龙庭旁。 佳人中夜抱影坐,风窗泠泠愁思长。 青天无云一镜洁,万户千门音响绝。 何人横笛在高楼,玉龙叫彻春江月。 注释: 1. 长安二月:长安,即今天的西安,是唐朝的首都。二月,春天。 2. 龙庭旁:龙庭,皇帝的宫殿
折杨柳 月时折柳江头别,春去来看柳上月。 翠翎小鸟巢短枝,巢老重重编败发。 人生贫贱多别离,巢中发密妾发稀。 人生富贵能几时,年年柳色青绿垂。 译文: 在月光下折下柳条,送别江头的朋友;春天离去了,又来观赏柳树上的新月。 翠绿色的小鸟筑巢在短短的柳枝上,当巢老了,便用旧羽毛编织新巢。 人生之中,贫困与卑贱常常伴随着离别,而鸟儿则相反,它们的巢里羽毛密集,它们自己的头发稀疏。
折杨柳,上章台。柳色依依尚未回。 汉家尽得单于垒,屈指归同社燕来。 注释: - 折杨柳:古代一种歌曲,用来抒发离别的哀愁和对友人的思念。 - 上章台:登上高台,此处指送别的地方。 - 柳色依依:形容柳枝随风轻轻摇曳,形象地表达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 尚未回:还没有回来的意思,表达对友人迟迟不见的担忧。 - 汉家:这里指汉代的人们。 - 尽得:全部获得。 - 单于垒:匈奴人的堡垒
第一句“折杨柳,灞桥西”,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灞桥西面折柳的场景。 注释:灞桥,位于长安东,是古代送别的名地,因杜牧《赠别》诗有“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句而著名。第二句“去日同君上柳堤”,表明离别之日正是他们一同登上灞桥西畔柳堤的那一天。 注释:去,离别;君,指你。第三句“闻道将军得天马”,诗人得知将军得到了天马的消息。第四句“归时芳草正萋萋”,暗示诗人将回到家乡,那时的芳草已经茂盛了。
【注释】折杨柳:指女子对情人的思念。渭桥:位于长安西北,是当时送别之地。新雪:刚刚下过的。憔悴:形容人消瘦而精神不振。 【赏析】此诗写一位女子怀念远方的情人。“折杨柳五首”是一首七言绝句组诗,共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五首。 “去日同君过渭桥,桥边新雪未全消。”前两句叙事,说当初和情人在渭桥分手时,桥上的积雪还没有融化。这两句诗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并说明当时是冬天。“同君”即一同
折杨柳五首其四 君去霏霏雪满衣,思君杨柳正依依。 新来又得征人信,君去交河尚未归。 注释: 1. 折杨柳五首其四:这是《乐府诗集》中的第四首作品,属于《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之一。 2. 霏霏:形容雪花纷飞的样子。 3. 依依:形容杨柳枝条柔美、细长的样子。 4. 征人信:征人是指出征的人,这里指作者所怀念的亲人。 5. 交河:地名,这里指征人所去的地方。 赏析:
折杨柳 隋堤边,春光里,忆君时 君王近发关中卒,更戍归来尚未迟 注释: - 折杨柳五首:这是一组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五言律诗作品。 - 隋堤边:指的是古代中国的隋朝时期修筑的长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境内。 - 春光里:春天的美好时光里。 - 忆君时:回忆起你的时候。 - 君王近发关中卒:指君王即将从关中调集兵力。 - 更戍归来尚未迟:意思是征戍归来的时间还早。 赏析:
【注释】 折杨柳:古乐曲名。这里指代离别时赠别的词章。 万里边城地:边城的遥远之地。 垂杨:杨柳。 年华枝上见:在春天的柳树枝上,可以看见自己的年华老去。 日暮客愁新:夕阳西下的时候,客居异乡的游子感到忧愁更加深重。 露叶疑啼脸:在初春的早晨,露珠挂满枝叶,像人的泪滴一样,令人想起别离的悲哀。 风花思舞巾:风吹着飘零的花朵,使人想到离别时的悲伤和惆怅。舞巾,即舞女身上的长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