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汲
【注释】 1. 游南明山:作者游览南明山。 2. 地僻红尘远:地方偏僻,远离尘世。 3. 山明霁色开:山在晴朗的天气里显得格外明亮。 4. 翠微连野岸:青山翠绿,与河岸相连。 5. 苍水映城隈:青绿色的水面映照着城墙边缘。 6. 曲径缘莎入:曲折的小径穿过草丛进入。 7. 轻舆绕涧来:轻快的车马环绕着山涧行驶。 8. 同寅齐眺望:一同欣赏这美景。 9. 古刹馀丹井,残碑半绿苔
【注释】 万象山:在浙江德清县,为春秋时吴王阖闾所建。山有塔,故名塔山。一山高峙对斜晖,万象森罗应少微。万象:佛家谓万物。森罗:繁盛。应:应当、须臾即逝的光景。少微: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属房、心二宿之间。 云绕雉城依翠巘(yǎn) 雉城:雉形小城。翠巘:青翠的山峰。 天开鹫岭见禅扉(fēi) 鹫岭:佛教语,谓色空如鹫鸟之背,故称。禅扉:寺院大门。 楼前烟树秋声远,郭外寒江月影辉。 楼:指山寺之楼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语言、结构以及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考生要注意结合全诗,根据题目要求,逐一解答。本题中,“政暇日初永”一句,意为:政事闲暇的日子,时间很长;“郊行到翠岑”一句,意为:郊游来到青翠的山岭;“溪桥青壁近”两句,意为:溪边的石桥傍着青色的崖壁;“山寺绿芜深”一句,意为:山上的寺院绿草成茵、幽深寂静;“雨后松无暑”一句,意为:雨后松树没有炎热之感;“云边竹有阴”一句,意为
诗句原文:池塘梅雨涨微澜,鱼鸟亲人竟日闲。翠竹凉阴蝉语咽,画梁新垒燕雏还。凭阑独醒薰风里,拄笏长吟夕照间。案畔有琴庭有鹤,谁云贫宦在深山。 译文注释: 1. “池塘梅雨涨微澜”:形容池塘因梅雨天气而水位上升,水面泛起微微的涟漪。 2. “鱼鸟亲人竟日闲”:描绘池塘中鱼和鸟类享受着悠闲的时光,与诗人相伴。 3. “翠竹凉阴蝉语咽”:描写翠竹的凉爽阴影中,蝉儿鸣叫的声音低沉、断断续续。 4.
《春日过桃花隘其一》是明朝著名诗人王明汲的作品,全诗如下: 万山深处尽烟霞,烂熳桃开洞口斜。 正是河阳好春色,渔人休认武陵花。 接下来将逐一解释每一句的含义: 1. 万山深处尽烟霞:这句诗描绘了深山之中的壮观景色,万山之间弥漫着如烟似霞的景象,给人以壮丽而神秘的感觉。这里的“烟霞”不仅形容了自然的美景,也暗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2. 烂熳桃开洞口斜
《春日过桃花隘 其二》赏析 王明汲在诗中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色,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 诗句“数载驱驰复岭高,花飞红雨缀征袍”表达了诗人对高山的向往和征服自然的豪情壮志。其中,“数载驱驰”意味着多年的奔波和努力,“复岭高”则表明目标已实现或即将达成,“花飞红雨”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而“缀征袍”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景色与自己的紧密联系
石门瀑布 乱藤深树野云幽,鸣瀑山头爽气浮。 似带轻烟凝暮霭,更飞凉雨入高秋。 月明练影当空落,风细涛声逐涧流。 寄语探奇诗酒客,芝田江上有龙湫。 【注释】 乱藤深树野云幽:乱藤丛生的深密树林里弥漫着淡淡的云雾。 鸣瀑山头爽气浮:响亮的瀑布从山峰上飞泻而下,带着清新凉爽的气息。 似带轻烟凝暮霭:仿佛有轻薄的烟雾凝结在傍晚的雾气中,给人一种朦胧美。 更飞凉雨入高秋:更增添了一阵清凉的雨水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冬景》。以下是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1. 腊残风冷正霜天,茗碗薰炉味澹然。 - 注释:腊月将尽,寒风凛冽,正是寒冬时节。茶壶中的香茗冒着热气,熏炉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 译文:腊月即将过去,寒风吹着冷冷的天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味。 2. 落木寒鸦清署外,少梅新月碧窗前。 - 注释:树枝上飘落的树叶,几只鸟儿落在院子里,发出凄凉的声音。窗户边新长出的几枝梅花
【注释】 衙斋:官署的书房。四首:此诗为其中之一,共四首。衙斋四首:指作者的一组诗作。其一:第一首。 闲庭迟日晓暾暾(tūn) ——在庭院里,太阳迟迟升起,发出淡淡的光辉。 静对南山昼掩门 ——静静地面对南山,白天不开门。 一榻清风舒宦况 ——一张书桌,吹来阵阵清风,舒适地享受着官场的安逸。 九天繁露识君恩 ——天上的繁星点点如同露珠,是上天在默默记住你的恩情。 苔生曲径还宜圃
注释: 凉入高斋:暑气渐散,秋意已深。高斋,高洁的居所。 罗幕轻:薄纱窗帘随风轻轻飘动。 疏桐风叶送秋声:稀疏的梧桐树在秋风中摇曳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秋天的到来。 墙连古驿蛩鸣砌:古旧的驿站旁边,蟋蟀在墙壁上鸣叫,声音凄凉。 节近重阳菊满城:重阳节即将到来,菊花盛开,整个城市都被装点得五彩斑斓。 鹤伴孤吟清露重,雁横斜影落霞明:一只白鹤陪伴着我独自吟咏,清冷的露水使得空气更加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