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令
诗句如下: > 绣衣未整。傍窗格、临清镜。新霜薄雾,这下几日,阴晴不定。欲插黄花,心事又还记省。 词的翻译是: - “绣衣未整”指的是穿着华丽却稍显不整齐的衣服。 - “傍窗格、临清镜”指的是坐在窗边对着明亮的镜子整理仪容。 - “新霜薄雾”描绘了初秋清晨的景色,新雪和薄雾交织在一起。 - “阴晴不定”暗示了天气变化无常。 - “欲插黄花”意味着想要插在头上的黄色头巾。 -
品令·咏雪梅 潇洒林塘暮。正迤逦、香风度。一番天气,又添作琼枝玉树。粉蝶无踪,疑在落花深处。深沉庭院,也卷起、重帘否。十分春色,依约见了,水村竹坞。怎向江南,更说杏花烟雨。 注释: - 潇洒林塘暮:形容景色美丽,如同傍晚时分的林塘。 - 香风度:形容梅花散发出的香气。 - 一番天气:指春天的气候变化,即天气变得温暖起来。 - 琼枝玉树:用来形容梅花如玉般晶莹剔透,如树枝般挺拔。 - 粉蝶无踪
【注】: - "品令":一种词牌名。 - "困无力":形容疲惫、无力气的状态。 - "几度偎人":多次依偎在别人身边的样子。 - "翠颦红湿":形容女子因悲伤哭泣而泪流满面,面色泛红的样子。 - "道不远":意思是路途不远,很快就能见到。 - "宁耐":耐心地忍受或处理。 - "自家":指自己。 - "将息":休息调养身体。 - "蓦然地":突然间。 - "烦恼一个病":突然患上疾病。 -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所作,全诗如下: ``` 夜萧索。侧耳听、清海楼头吹角。停归棹、不觉重门闭,恨只恨、暮潮落。 偷想红啼绿怨,道我真个情薄。纱窗外、厌厌新月上,也应则、睡不著。 ``` 注释: 1. 夜萧索:描述夜晚的氛围,寂静而凄凉。 2. 侧耳听、清海楼头吹角:侧耳倾听远处海上的号角声,声音在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3. 停归棹、不觉重门闭:船只靠岸后,作者停下了归来的脚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把握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从整体上感知诗句大的意思,再仔细研读,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并结合全诗的意境进行理解。此题是一道古诗文默写题,难度不大。考生要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凄清、薄幸等。 【答案】 金风阵阵送来了清凉的气息;秋意早到,天凉叶落,已是凄凉孤冷的景象。那堪又听蟋蟀在空房中哀鸣着,仿佛穿透了井阑。唤愁绪难整——叫唤我的愁绪难以排遣
【注释】 1. 品令:词牌名。又名《醉花间》、《莺梭燕剪》。双调,六十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2. 闻莺:指春天里听到黄鹂的叫声。 3. 满庭芳草(qing):庭院中长满了芳草。芳草:香草,泛指花草。 4. 更昨日:昨天。 5. 落红如扫:落花如同被扫帚扫除一般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6. 绿阴正似人怀抱:绿荫像人的怀抱一样,浓密而舒适。 7. 一声睍睆(xùn hàn)
【注释】 好事客:指喜欢饮酒作诗的客人。宫商内、吟得风清月白:在宫中,唱出了清新悦耳的声音。吟:咏诵,即吟诵。 主人幸有豪家意,后堂煞有春色:你有幸享受着富贵人家的宴席,那后堂真是一派春光美景。煞:极。 花压金翘俏相映,酒满玉纤无力:花朵儿像金钗一样娇美可爱,而美人儿斟满了酒杯,却显得有些无力。 你若待我些儿酒,尽吃得、尽吃得:如果你给我一些酒喝,我可以尽情地喝个痛快。 【赏析】
诗句释义: 1. 黄昏时候,诮不语、心如醉。无眠凝想,别来绣阁,多应憔悴 - "黄昏时候":描绘了时间是黄昏时刻,暗示着日落或傍晚时分。 - "诮不语":表示说话时心不在焉或故意保持沉默。 - "心如醉":形容内心极度兴奋或陶醉于某种情绪中。 - "无眠":指失眠,无法入睡。 - "凝想":集中思考或沉思。 - "别来":自从离开后。 - "绣阁":通常指女性闺房或装饰精美的房间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殊的《品令·秋日感怀》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情难托。离愁重、悄愁没处安著。那堪更、一叶知秋后,天色儿、渐冷落。 马上征衫频揾泪,一半斑斑污却。别来为、思忆叮咛话,空赢得、瘦如削。 诗句释义: - 情难托:情感难以表达或寄托。 - 离愁重:离别之愁又深又重。 - 悄愁没处安著:悄无声息地愁绪无处安置。 - 那堪更、一叶知秋后:更令人难堪的是
【注释】 品令:词牌名。 水寒江静。浸一抹、青山影,楼外指点渔村近。 水寒江静,水波不生波澜;浸一抹,映照水面的青翠山影。楼外指点渔村近,在远处的楼外,指点着靠近的渔村。笛声谁喷,是谁吹奏出那优美的笛声?惊起宾鸿阵,被那美妙的笛声惊起成群结队的大雁。 往事总归眉际恨,这些往事总是让人感到悲伤。这相思、□□谁问,这种思念之情又向谁诉说?泪痕空把罗襟印,泪水已经湿透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