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令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品令·茶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赏析: 第1-2句: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注释与赏析: - 凤舞:指茶饼形状如凤凰飞舞,团而圆。 - 恨分破:形容茶饼被打破,象征分离和离散的痛苦。 - 金渠体净:指的是茶饼表面金黄,光泽明亮。 - 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诗句: ``` 败叶霜天晓。渐鼓吹、催行棹。栽成桃李未开,便解银章归报。 ``` 译文: 清晨霜降时节,败落的叶子和冷风交杂。军中鼓乐渐起,催促着船只前行。还未长大的桃李已经栽种完毕,官员即将离开,归还了银印和官符。 注释: - “败叶霜天晓”描绘了一个寒冷而清新的早晨,树叶败落,霜降天气。 - “渐鼓吹、催行棹”描述了军队中鼓声的渐渐响起,催促着船夫划桨前进的场景。 - “栽成桃李未开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所作,名为“咏棋”,描绘了下棋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表达了对下棋艺术的独特见解。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日长风静。浓香在、珠帘花影。棋具对著明窗近。未排角势,鸦鹭先分阵。 注释:阳光明媚,风声宁静。花香四溢,映衬着珠帘上的花影。棋局摆放在明亮的窗边,准备开始下棋。棋手们还没有摆好棋子,但已经各自布下了阵势。 双叠远山非有恨。正藏机休问。便如喝采争堂印
【注释】 怀彼美:思念美好的女子。 愁与泪:忧愁和眼泪。 分占:分别占据。 眉丛眼尾:指眉毛的末端和眼睛。 鸳鸯绮:鸳鸯织成的丝巾。 恨啼鸟、唤人起:指悲伤的啼哭声使人醒来。 清淮楼上:指淮河上的楼台。清淮,即淮河。 长洲坊里:指长洲县的街巷里巷。长洲,今江苏苏州市吴中区一带。 迢迢地:形容距离遥远。迢迢,远貌。 七百三十里:约数,表示距离很远。 几重山,几重水:形容山多水多,重叠相依。
【译文】 绿波荡漾,柳絮飘飞。疏淡的云霭连接着孤鹜。一年春意盎然的景象,柳树飘舞着轻盈的柳絮,新竹拔节而出。寂寞的幽花独放于小园嫩绿中。 登高远望还不够,游子归期太短促。他年清梦千里之外,还梦见了城阴溪曲。凌波仙子应时常凝望,期盼故人早日回归。 【注释】 纹漪:水面上的皱痕。 疏霭:稀薄的云雾。 孤鹜:一只孤独飞行的水鸟。 轻絮:轻盈飘落的柳絮。 笋添新竹:指新长出的竹笋。 寂寞幽花
【注释】 乍寂寞,形容寂静。 帘栊,窗帘和门户。 梧桐叶,即梧桐树之叶子。古人常以梧桐比作离别之悲愁。 倚屏山欲寐,依倚在屏风山上,想睡但又睡不着。 促织儿,蟋蟀。 【赏析】 《品令》是一首词牌名。全词通过对夜深人静时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一位孤独的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写人写情,情景交融。 起首两句“乍寂寞。帘栊静,夜久寒生罗幕”。这两句描写的是作者在夜深人静之时
【注释】 “品令”是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 “玉壶尘静”:比喻月亮清辉如水。 “蟾光透”:指月光照射进来。“一帘疏影”:指月光透过窗格投射在帘子上形成的光影。“偏爱水月楼台”:喜欢水边楼台上的月光。“画阑独倚”,形容自己一个人静静地靠在栏杆上,欣赏着眼前的美景。“风度寒香阵”,形容自己独自欣赏美景时,感受到了一种清凉的气息。“犹记曲江烟水恨”
诗句解析 1 "幸自得":表达一种幸运或自我满足的情感。 2. "一分索强,教人难吃":形容自己有些过分强硬,让人难以接受。 3. "好好地恶了十来日":表示一段时间内自己的行为变得不如意或令人不满。 4. "恰而今、较些不":现在的状况与先前有所不同,不再像以前那样。 5. "须管啜持教笑,又也何须胳织":尽管有时会被人嘲笑,但也不必过于在意,因为没有必要过分担心。 6. "衠倚赖脸儿得人惜"
掉又惧 —— 形容人的动作轻快而小心,好像害怕被人发现。 天然个品格 —— 这个“天然”指天生的、不做作的。这个“个”是代词。 于中压一 —— 这里指在某种情况或环境下。 帘儿下时把鞋儿踢 —— 当帘子放下的时候,她会用脚尖踢踏鞋子,以掩饰自己的动作。 语低低、笑咭咭 —— “低低”和“咭咭”都是形容声音的词语。 每每秦楼相见 —— “每当”表示经常,“秦楼”是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这里指妓院。
夜阑人静。月痕寄、梅梢疏影。帘外曲角栏干近。旧携手处,花发雾寒成阵。 应是不禁愁与恨。纵相逢难问。 黛眉曾把春衫印。后期无定。断肠香销尽。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夜阑人静。月痕寄、梅梢疏影。帘外曲角栏干近。旧携手处,花发雾寒成阵。 - 夜阑人静:描绘了一种宁静的夜晚景象,强调了时间已深,一切归于寂静。"夜阑人静"常用来形容夜深时人们已经安静下来,没有嘈杂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