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漪涨绿。疏霭连孤鹜。一年春事,柳飞轻絮,笋添新竹。寂寞幽花,独殿小园嫩绿。
登临未足。怅游子、归期促。他年清梦千里,犹到城阴溪曲。应有凌波,时为故人凝目。
【译文】
绿波荡漾,柳絮飘飞。疏淡的云霭连接着孤鹜。一年春意盎然的景象,柳树飘舞着轻盈的柳絮,新竹拔节而出。寂寞的幽花独放于小园嫩绿中。
登高远望还不够,游子归期太短促。他年清梦千里之外,还梦见了城阴溪曲。凌波仙子应时常凝望,期盼故人早日回归。
【注释】
纹漪:水面上的皱痕。
疏霭:稀薄的云雾。
孤鹜:一只孤独飞行的水鸟。
轻絮:轻盈飘落的柳絮。
笋添新竹:指新长出的竹笋。
寂寞幽花,独殿小园嫩绿:形容花很寂寞,独自开放在小园林的一片绿色之中。
清梦千里:梦中的情思可以跨越千里。
清:清明、清明的梦。
凌波:即“临波”。这里指女子乘船而渡水。
凝目:凝视。
【赏析】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起三句写暮春景象。一、二两句写湖面波光粼粼,柳絮飘飘;“疏霭”句写湖面上的云气缭绕,远处水边一只孤鹜正在觅食。这两句是实写,但写得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意境浑成。
三、四两句由景入情,转入抒情。这两句以议论作结,表达了对游子的深切思念之情。
过片三句写春日景色和心情。这几句是对全词内容的概括与升华。作者从眼前的景物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想到归期已至,游子不能及时归来,只能徒然地盼望着他早日归去。
结尾两句写想象之景。前句写梦境,后句用典,暗含了作者对游子的无限思念。
本篇为送客词,写离别之情。全词写景真切生动,抒情婉转含蓄,语言自然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