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珽
步宋方信孺游南山龙隐洞原韵 两洞龙眠北与南,我来高卧便为三。 半生杖屐烟霞老,十里春风草木酣。 夜静携僧观水月,诗成摇笔扫山岚。 千年却忆隆中事,王业规模出草庵。 翻译: 步子轻盈地跟随宋方信孺游览南山的龙隐洞,两个洞口分别位于北侧和南方。我来到这里就选择了一个高处安静地躺着。我的半生都在杖上行走,烟霞缭绕,岁月已使我变得老态。十里外的春风使大地一片生机勃勃,草木茂盛
【注释】 爰:语助词。 白龙洞石佛:指在浙江天目山的白龙洞中雕刻的佛像。 有鸟巢其巅:有鸟儿在上面筑窝。 柏摧:柏树倒塌,比喻人的死亡。 七尺偶:七尺高的人,这里用来形容石佛的身材。 说四威仪:形容佛像庄严肃穆的样子。 【译文】 我从遥远的西方来,无言无行无手。 静静地睡卧在山上,像山寺中的僧人朝拜北斗星。 鸟儿在上面筑窝栖息,柏树生在它的肘边。 柏树倒塌了,鸟儿飞去了,剩下的是这七尺高的石佛。
爰自西方来,无言亦无手。 白眠视山僧,鞠躬朝北斗。 有鸟巢其巅,有柏生其肘。 柏摧鸟飞去,馀此七尺偶。 勿说四威仪,非无亦非有
两洞龙眠北与南,我来高卧便为三。 半生杖屐烟霞老,十里春风草木酣。 夜静携僧观水月,诗成摇笔扫山岚。 千年却忆隆中事,王业规模出草庵
王绂是明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题画及描写自然风光为主。 王绂(1377年—1440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作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其诗歌作品在艺术风格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具体介绍王绂的生平、艺术成就及其诗歌特点: 1. 生平经历:王绂生于明初,字孟端,号友石生,别号九龙山人。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画家,还精于枯木竹石
王绂是明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题画及描写自然风光为主。 王绂(1377年—1440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作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其诗歌作品在艺术风格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具体介绍王绂的生平、艺术成就及其诗歌特点: 1. 生平经历:王绂生于明初,字孟端,号友石生,别号九龙山人。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画家,还精于枯木竹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