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睦㮮
【注释】: 夷门:古地名,在今河南商邱东南。使节曾于此地停:指宋初李谷为大中丞时,曾在这里接待过契丹使节。 十九年华一回首,紫云空护壁间铭。 “十九年”,自李谷任大中丞起至其去世止,共十九年。“紫云”,喻高官显爵。 【赏析】: 《奉答李大中丞见访述旧》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诗作。此诗以李谷与刘克庄的友情为题材,借回忆李大中丞当年在此地接待过契丹使节的历史往事,抒发了他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1句:“孑孑干旄杂暮烟,浚郊千载尚依然。” 注释:孤零零的旌旗在傍晚的烟雾中显得格外醒目,千年后的这片土地仍然保持着它原有的风貌。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历史沧桑感的画面,通过对比现代与古代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 第2句:“柴扉近接鸥汀侧,草阁平临雉堞前。” 注释
注释: 阙下投书去不返:在朝堂上写信,但是却没有收到回复。 山中种豆今何如:你在山中种的豆子现在怎么样了? 欲问形容向来使:你想询问你以前派往楚国使者的容貌和体态吗? 臞然应似楚三闾:他应该是像屈原一样瘦弱,就像楚地的三个渔夫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被贬谪的官员的慰问之作。诗中通过询问对方的生活状况和身体状况,表达了对他的关心和安慰。同时,也通过对方的回答,揭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闻明卿补高州 十年载笔侍枫宸,万里分符向海濒。 共拟禁庭思长孺,莫寻湘水吊灵均。 三山桂发烟中色,五岭花生雪里春。 此去谁言留滞久,君恩先到泣珠人。 注释: 闻明卿补高州:听说你被调任至高州(今广东高州)任职。 十年:指诗人在朝中供职的时间。 载笔:执笔作诗。 侍枫宸:侍奉皇帝的左右。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分符:指授官或任命。 禁庭:指朝廷。 思长孺:想起汉代名臣张良。 寻:寻找。 湘水:湘江
【注释】 ①鸣虚:即张鸣虚,字子虚,汉时人。长葛:今河南长葛县。②濠光:指晋王羲之,他曾任会稽内史,有别墅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东山,故称。《晋书·王献之传》:“羲之尝慕二王之草书,临池学书,终日书数百个字,而大为得意……后常谓人曰:‘余书比鼠雀鸟虫之迹尤妙。’每以授人,人咸得之。后欲拟议其书,取笔无处,观者如市。”③屈原:战国时期楚国大臣。④惠连:晋人谢安,字安石,少有俊才,好谈老、庄玄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概括和理解,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最后给出自己的答案。 “台前洛阳路”,点明送别之地;“吹台上送李柬还关中兼寄李素甫孝廉”,点明送别之人;“向秦年”,言李柬归关中;“岂意歌吟地,真成邂逅筵”
【注释】 南狩:帝王出外巡视。圣驾南狩楚中有诏免迓:皇帝在南巡中,有诏书免去了地方的迎接。法驾:帝王出行时所乘之车。乘春:春天。上雍:古代天子在雍地举行郊祀。千官:指朝廷百官。剑佩:指朝廷官员的仪仗。肃穆:形容严肃庄重、秩序井然的样子。分禋(yīn)四岳:指在四岳分别祭祀。登新典:指在新的场合或地点举行祭祀。望历三湘:指到洞庭湖一带地区巡视。属旧封:指到湖南一带地区巡视。江草遥怜敷宠色
【诗句释义】 秋夕忆信之:秋天的晚上想起了书信中的朋友。 城阳分手地,摇落倍前时:城阳,地名。这里是作者的家乡,与朋友分别的地方。摇落,形容树叶凋零,草木萧瑟的景象。倍,加倍、更加。前时,指往日,以前的日子。 微月衔高树,寒云覆古陂:微月,明亮的月亮。衔,附着在……上,这里指月亮挂在高高的树上。高树,高大的树木,这里指树枝。古陂,古老的池塘,这里指池塘边的高地。 新知竟谁是,旧好复何之:新知
送郑处士信之还歙因忆昔同游诸君子同和日云稀,怜君复远违。 青山双屐在,白首一帆归。 野烧浮残雨,寒林散夕晖。 因兹忆畴昔,相对各沾衣。 注释: 1. 同和日云稀:指天气晴朗的日子很少。同和日,指与郑处士共同的那一天。云稀,形容天空中云彩稀薄,晴朗少云。 2. 怜君复远违:可怜你又要远离我,感到惋惜。怜,同情。 3. 青山双屐在:你的鞋子留在了那片青山之中。双屐,两穿的鞋。 4. 白首一帆归
注释: 修竹湘沅畔,会闻有避喧。 修竹:修长的竹子。湘沅:指沅江,在湖南西部。这里代指隐居的地方。 会闻:大概听到吧。 避喧:避开喧闹。 叶香馀在户,翠影尚临轩。 叶香:竹子的香气。 余:留,遗留下来。 户:门。 翠影:青翠的影子。 尚临轩:还照进窗子。 轩:窗子。 野日怅谁语,江云愁与繁。 野日:田野中的太阳。 谁语:没有人可以诉说。 江云:指长江上漂浮着的云朵。 愁与繁:和纷繁。 自君腾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