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自华
【诗句解读】 1. 东飞伯劳歌:伯劳鸟在东方飞翔,歌声嘹亮。 2. 乌欲西飞兔东走:乌鸦向西飞翔,兔子向东奔跑,形象地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3. 恍惚令我至百年:恍惚间让我感受到了百年的时光流转。 4. 谁家稚玉网户前:询问哪家的孩子在屋前编织网? 5. 明珠煜煜流紫烟:明珠闪耀着光芒,仿佛流下了紫色的烟雾。 6. 茱萸细锦灿明光:茱萸细长的锦缎闪耀着明亮的光芒。 7. 织成翠帔金鸳鸯
注释:春光如梦,杨柳枝在轻风中摇摆,仿佛是在向人倾诉衷肠。春风拂过,柳叶轻轻摇曳,犹如少女的秀发随风飘荡。杨柳枝条柔软,婀娜多姿,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她的妩媚。 译文:春光如梦,杨柳枝在轻风中摇摆,仿佛是在向人倾诉衷肠。春风拂过,柳叶轻轻摇曳,犹如少女的秀发随风飘荡。杨柳枝条柔软,婀娜多姿,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她的妩媚。 赏析:诗人以春天为主题,描绘了一幅杨柳依依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
注释:杨柳枝条初被绿尘覆盖,大堤边,弱质纤纤。风雨来临,柳枝摇曳生姿。但请情郎东皇陛下不要再吹箫奏曲了,不要让我再次乘上那艘远行的大船回到广陵去。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写的是一位女子对远方的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绿尘初暗大堤边”描绘了杨柳初长的景色,暗示着女子在等待情人;二句“弱质丝丝风雨前”则写出了杨柳柔弱的风姿和风雨中的娇美,突出了女子的美丽与娇柔;三句“情向东皇休再发”以东风为喻
答汤义仍见寄 匡阜萧条横左蠡,鄱阳浩渺限南州。夜看斗气知君在,晓听江声动客愁。人去凤皇阿阁冷,书来鸿雁大江秋。膝前宣室今谁是,一望潇湘共白头。 卢龙云《寄汤义仍》海内寥寥几弟兄,东山何日慰苍生。避人自诧衡门乐,清世宁容谷口耕。副墨总堪藏玉茗,徵书众拟待金茎。已闻次第询幽侧,莫说江湖少宦情。 诗中“匡阜”指的是安徽的匡庐,“鄱阳”则是指江西的鄱阳湖,两句描绘了诗人对朋友所在之地的风景描写
注释: 杨柳枝:唐代教坊曲名,属《梁州》或《胡茄》。因柳叶细长、色绿而称“杨柳”。又名“折杨柳”、“杨柳枝”。词牌有《杨柳枝》、《小杨柳》、《河满子》等。本首诗即咏柳之作。其一: 送路经春金线长,雁归欲寄泪千行。 分明不是宫车陌,闲误风前作晓妆。 赏析: “送路经春金线长”,这句的意思是说,春天的道路像一根根金色的线一样,漫长又漫长。这一句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道路两旁的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生姿
诗句:“无诸城外江流急,夜向澄江发清笛。” 译文:在无诸城外的江流湍急,夜里,我在清澈的江面上吹起了悠扬的笛声。 注释:无诸城位于今天的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境内,江流指的是赣江,而“澄江”则是指赣江在夜晚的平静水面。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将宁静和动荡的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诗人在这里不仅是在描述一个自然景观,更是在表达一种情感体验
【注释】 霞帔:彩色的披肩。云髻:高耸的发髻。柏梁台:即柏梁,汉代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玉人:指汉武帝宠妃赵飞燕。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全篇写宫中美女的孤独、寂寞和哀怨。首句“霞帔”写美人衣饰华美,“云髻”写其装束之秀,形象美丽动人;次句写她站在风中迎着春风,显得神采飞扬。三、四句则从侧面写她的孤独寂寞,“笑早春”是说春天来了,花儿也开了,但她自己却没有一点高兴的样子
注释与赏析: 不向天门走马,只来松舍烹鱼。 飞得青城宝剑,长干露出芙蕖。 译文:不向天门走去,只在松舍烹鱼。 飞得青城宝剑,长干露出芙蓉。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徐茂吴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卷。首句“不向天门走马”,意为不去追逐名利,而是选择在松舍中烹鱼,体现了诗人的高洁品质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颔联“飞得青城宝剑
注释: 江南:指江南地区,也泛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雪边画阁几时春:雪边的楼阁何时迎来春天的阳光?这里的“雪”可能暗指梅花,因为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与雪相映成趣,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而“画阁”一词则表明这是一座装饰华丽、充满诗意的楼阁。 遥映江南柳色新:柳树的颜色在远处显得格外鲜艳,仿佛是新染上去的一样。这里的“柳色”指的是柳枝的颜色,可能是嫩绿或淡黄,给人一种春天的气息。 立马长干愁不折
注释: 真真石室仙人子,彩凤花笺三尺纸。 - 真真石室指的是道士居住的山中道观,仙人子指的就是道士自己。彩凤花笺是道教常用的书写材料,用来形容纸张的珍贵。 千里相闻日月间,十年频寄风波里。 - 千里相闻形容书信往来的距离遥远,日月间则比喻时光飞逝,书信如同穿梭在时间之中。十年频寄则说明书信往来频繁,反映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闻师铸鼎碧山头,飞桥走问十沧洲。 - 闻师铸鼎是指听说师傅正在炼制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