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
这首诗是明朝正统戊辰年(1448)秋天的作品,纪述了当时战乱中的情景。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皇明正统戊辰秋,烟尘四起天为愁。 岭南寇害畏萧养,浙西盗发称宗留。 更有闽沙邓茂七,纵横猖獗侵南州。 官民财物全剽掠,生民性命皆虔刘。 土兵拒战不能胜,官兵弃甲抛兜鍪。 我辈奔驰自警愕,四顾惨黯无良谋。 义士苦敌陈宁死,武夫能忾温家尤。 北杨将军来守禦,罔闻军士展无筹。 贼来不肯奋力战
杨柳垂阴绕渡头,孤舟横处水回流。 一篙春涨沧波阔,两岸人家宿雨收。 晴影镜中涵远树,橹声江上起栖鸥。 南来北去川皆济,更有何人动暮愁。 注释 1. 杨柳垂阴:指杨柳垂下的枝条为渡口提供遮阳和装饰。 2. 绕渡头:水流在渡口形成环绕的景观,增添了渡口的美丽。 3. 孤舟横处:描述一叶小船在水面上的孤立无援状态。 4. 水回流:形容水位因春天涨水而上升,水流回旋。 5. 沧波阔
【注释】纪乱歌:即《长歌行》。又恐史官编不尽,临风三叹成长讴:诗人担心史官不能把他全部记载下来,于是在秋风中边吟哦边唱起《长歌行》。 【赏析】这首诗是汉乐府诗。“又”字表示反诘的语气,说明诗人对于史官的记事工作,是怀着很大的希望和信心的。“恐”字表明了这种希望。“史官编不尽”,是说史官不可能把一切历史事件都记录下来,而诗人却要求他们把一切都记录下来。他希望人们记住历史的教训,不要重蹈他的覆辙
皇明正统戊辰秋,烟尘四起天为愁。 岭南寇害畏萧养,浙西盗发称宗留。 更有闽沙邓茂七,纵横猖獗侵南州。 官民财物全剽掠,生民性命皆虔刘。 土兵拒战不能胜,官兵弃甲抛兜鍪。 我辈奔驰自警愕,四顾惨黯无良谋。 义士苦敌陈宁死,武夫能忾温家尤。 北杨将军来守禦,罔闻军士展无筹。 贼来不肯奋力战,黄旗一仆风飕飕。 身骑白马凤山陨,神号鬼哭声啾啾。 邑中令丞窜江右,不顾县治民之忧。 赖有余尉能保障
杨柳垂阴绕渡头,孤舟横处水回流。 一篙春涨沧波阔,两岸人家宿雨收。 晴影镜中涵远树,橹声江上起栖鸥。 南来北去川皆济,更有何人动暮愁
余志是明代福建建宁人,字志学。他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以其贡入国子监和天顺八年进士的成就,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地位。 余志的诗歌创作以《纪乱歌》为例,展现了他在动荡时代下对人民疾苦的深刻感受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首诗作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还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待。余志的诗风深沉而有力,其作品中常带有对社会不公的不满以及对民众苦难的同情。他的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