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
【注释】 相见欢:旧时词调名。又名“秋蕊香”、“思越人”。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或两仄韵。上片第一、二句对起,第三、四句对仗。下片亦然。此词上下两阕皆写闺中怨情。 沈:沉 过:经过 佳人:美女 碧云:青白色的云 玉钗:妇女头上的一种首饰 【译文】 风冷冷月儿静静地无声地飘过,经过半夜三更,才说出佳人的音容。 纵然见面,感情还是那么遥远,终究不能实现心愿。仍然像从前那样斜着头拨剔着孤灯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字词,结合题目要求来分析。 译文:满院飞舞着流萤,乱风中摇曳着灯,你暗中沾惹了花,暗地里招惹了草。飘摇如同雨滴,树影斑驳,织成愁绪滋生。我留下影子在小路上,蟋蟀鸣叫着一声声怨恨。 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诗。“生憎满院流萤”,写女子对流萤产生厌恶感的原因。因为流萤乱飞,像那不速之客,又似她所讨厌的人,所以感到生憎
注释: 1. 啼乌搅梦频惊:啼叫的乌鸦在梦中频繁扰人,令人惊醒。 2. 数寒更:数着寒冷的更次。更次是古代夜间的时间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3. 依约青鸾消息下层城:大概青鸾(传说中能传递书信的神鸟)会将消息传至下面那座城池。青鸾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比喻传递信息的人。 4. 寻无处:寻找不到任何出路。 5. 归无路:找不到回家的路。 6. 意难平:内心难以平静。 7.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失去的哀愁的词。 诗句解释: - 一丝秋入雕梁:秋天的气息已经渗透到雕花的梁上,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 燕双双:双飞的燕子,象征着春天或生命的活力与变化。 - 蓦地庭梧已做:突然之间,庭院中的梧桐树已经变得很凉了。 - 楚竹簟:一种用竹子编制的床席,常用于夏天,以保持凉爽。 - 越罗扇:越地出产的丝织品制成的扇子,用来驱散炎热。 - 冥思量
相见欢 炉香冷了金猊。镜台携。不信生来长见,翠眉低。 春梦断。画阑畔。旧情迷。刚是晓鸦啼后,子规啼。 注释: - 炉香冷了金猊:金猊(niē)是一种古代铜铸的香炉,这里用来形容香炉中燃着的香已烧得冷冷的,已经熄灭。 - 镜台携:指带着镜子离开。 - 不信生来长见:不相信自己一生下来就经常看到这样的美景。 - 翠眉低:形容女子眉毛细长而弯曲,像新月一样,常用来描绘美人的眉毛。 赏析:
【解析】 这是一首写春景的小令词。上片开头“今番已是春归”一句,是说今年春天已经过去,而“春归”则暗指词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莫相猜”三字,是说别以为他有什么心事,“莫相猜”是虚托之词,实际上作者正想表白自己没有心思去猜忌什么,所以接下去的两句是:看取早梅开了水仙开。“看取”二字,既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水仙盛开的欣羡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爱护之意。“香盈袖”三字
【译文】 新近的忧愁烦恼,毫无缘由。菊花花丛凋零,满地残阳西下。暮鸦归巢,夕阳渐渐落下。浮生短暂,悲歌落泪,开怀畅饮。好是春天的花,秋天的月年年如此美好。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与友人相别后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词以“相见欢”为题,抒发离别后的愁苦心情。 上片起首两句,写景:新近的忧愁烦恼,毫无缘由。菊丛凋零,满地残阳西下。暮鸦归巢,夕阳渐渐落下。这三句写景,将景物描写得十分具体
诗句原文: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译文: 独自一人走上高楼,明月高悬如同弯钩。深院之中,孤独地锁住了秋天的清冷。 注释: - 无言独上西楼:独自一人走上高楼,无人相伴,显得更加寂静和孤独。 - 月如钩:明月高悬,形状像一把弯钩,常用来形容夜晚月亮的形状。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深院中只有梧桐树,被月光照射,显得更加寂寞。清秋时节,更增添了一份萧瑟和寂寥。 赏析:
【注释】: 上香车:登上马车,去赴约。 抵天涯:到达天边。 北堂:指妻室。 肥与瘦:指妻子的肥瘦程度。 评花妆阁:比喻评花,即评论人的美丽。 闲些:少一些。 【赏析】: 这首词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上片写女主人公登上香车,去赴约。下片写从别后夫妻团聚的情况。“从别后”三字总领全篇,以下三句,分写别后夫妻团聚的情景,有喜有忧,情意深长。最后二句以反诘的语气写出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深,相思之切
【注释】 ①廉纤:小雨。 ②堪眠:可安睡。 ③春如梦:喻春天像一场大梦。 ④闲愁重:闲情的烦恼又加重了。 ⑤怜:爱怜,同情。 ⑥无奈:无奈何。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用“春如梦”来比喻妻子已死之痛,用“闲愁重”来表达自己对亡妻怀念之情。全词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亡妻深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