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亨
【解析】 “旖旎”:柔和美好的样子。“淡荡烟”:轻飘的云气。“水沉香气暗冲帘”:淡淡的水香在空气中缭绕,好像冲到了帘子上。这两句写女冠的容貌与气质。 “生绡白袷轻笼臂”,生绡:生丝织品;袷:夹衣。轻笼臂:轻轻包裹着手臂。生绡白袷:指白色的薄纱衣衫。这两句描写女冠的服饰。 “粉颊青丝半亸肩”:粉颊:指红润的面颊;青丝:黑色的头发;亸(duǒ):下垂。这几句写女冠的容颜。 “清许夜琴同鹤梦
【题解】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江边看到萧疏的树木,远山和近水的分界处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雨色,沙渚上留有雁群的足印。他想起了十年来的湖海之游。 【注释】①江泊:指江边停泊。②萧疏:萧瑟、稀疏的样子。③霁色:雨后的晴光。④寒烟:冷气笼罩下的雾气或烟云。⑤猿声:形容猿猴的叫声。⑥湖海梦:指作者过去的漫游江湖的生活。⑦倍然:加倍地,更加地。 【赏析】首句点出“江边”,次句写树
【注释】 溪楼:溪边的小楼。闲眺望:悠闲地眺望。秋思:秋天的思绪,也指秋天的风景。茨菇: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叶子可食用。䆉稏:即菊芋,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肥大,可食,亦可入药。 晴光翻去鸟,野色动寒螀(jiǎn):晴天阳光反射在水面上,鸟儿在水边飞翔;野草在霜降后呈现出美丽的颜色,触动了寒蝉的声音。 东篱菊:东篱,即菊花篱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景的五言律诗。诗人以“溪楼闲眺”开头
【诗句注释】 西冷:地名,今浙江杭州的西湖。 遇室:指在湖中偶然遇见的船屋,也泛指船上的舱室。 横疏柳:横斜稀疏的柳树。 香风:指晚风。 晚荷:傍晚的荷花。 不知:只觉,只觉得。 止觉:只觉得,只感觉到。 四山:指钱塘江两岸的高山。 【翻译】 西湖边柳树的倒影横在清澈的湖水上,晚风吹着荷花。 不知道江面上的水多么宽广,只觉得四周的山比平时要多。 【赏析】
注释: 1. 家在天都第九峰:吴眺雪的家位于天都第九峰。 2. 白云常绕翠芙蓉:白云经常环绕在翠绿的芙蓉花上。 3. 杖藜欲问经行地:拄着拐杖,想要询问经过的地方。 4. 春雨莓苔认鹤踪:在春天的雨中,用莓苔辨认出鹤的脚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了天都第九峰的美丽景色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首两句"家在天都第九峰,白云常绕翠芙蓉"
金陵 钟山王气晓葱茏,绛碧嵯峨玉砌重。 一自君王移跸后,监门不打未央钟。 注释:钟山在南京的南郊,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显得格外雄伟壮丽;那里的建筑群色彩艳丽,层层叠叠,犹如一座巨大的红色城堡。自从皇帝离开了这里后,守卫城门的士兵也不再敲打那悠扬的未央钟了。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肇亨的《金陵三首》,描绘了金陵(南京)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沧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表现出金陵的繁荣与衰落
粉痕墨笔香蒙蒙,披图为我开芳丛。 斜揎翠袖起盘礴,十指沸沸生春风。 数枝柔倚楚畹碧,双蒂半吐湘烟浓。 绿蛾低映螺黛湿,紫干微杂胭脂红。 春宵苦短宿酲渴,疑有清露来瑶空。 吁嗟此花何遭逢,不愁零落向空谷,常在佳人玉腕中。 注释: 1. 粉痕墨笔香蒙蒙:指画中的花朵被粉彩和墨水染得朦胧而有香气。 2. 披图为我开芳丛:把画拿给我看,就像为我在花丛中开辟了一个美丽的空间。 3. 斜揎翠袖起盘礴
【注释】 寒岩:冷峻的山崖。泬㵳(xuè qiāo):水深而静的样子。萧萧:形容风声或树梢发出的声响。帆樯(zhāng):船上的桅杆和帆,代指船只。喧鱼市:指渔船在河上往来忙碌。知是:就知道。江风送晚潮:知道是江风吹动水面,把夕阳的余晖送到沙滩上。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站在寒岩上,眺望着远处的江景,只见夕阳西下,沙洲上的树林在落日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萧瑟,而江面上渔舟往来,一片繁忙景象
注释: 霁色石桥流水,苍烟沙坞人家。 晴朗的天空下,石头桥边流水潺潺。远处烟雾弥漫的沙洲上,有户人家。 谁向晓风吹笛,江寒落尽梅花。 是谁在清晨吹响笛子,江上的寒风吹落了满地梅花? 译文: 晴朗的天空下,石头桥边流水潺潺。远处烟雾弥漫的沙洲上,有户人家。是谁在清晨吹响笛子,江上的寒风吹落了满地梅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景色的小诗。诗人用“霁色”、“苍烟”等词描绘出一幅宁静
爱见江边树,萧疏落照前。 远峰分霁色,小坞共寒烟。 雁迹留沙渚,猿声到客船。 十年湖海梦,今日倍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