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见江边树,萧疏落照前。
远峰分霁色,小坞共寒烟。
雁迹留沙渚,猿声到客船。
十年湖海梦,今日倍依然。
【题解】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江边看到萧疏的树木,远山和近水的分界处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雨色,沙渚上留有雁群的足印。他想起了十年来的湖海之游。
【注释】①江泊:指江边停泊。②萧疏:萧瑟、稀疏的样子。③霁色:雨后的晴光。④寒烟:冷气笼罩下的雾气或烟云。⑤猿声:形容猿猴的叫声。⑥湖海梦:指作者过去的漫游江湖的生活。⑦倍然:加倍地,更加地。
【赏析】首句点出“江边”,次句写树。“爱见”二字表明对景物的喜爱。“萧疏”二字描写了树的姿态,也渲染了一种清寂的氛围;“落照”一词写出了时间是傍晚,为下文写景作好了铺垫。三、四句写远景,五、六句写近景。
五、六两句是写近景,“远峰”、“小坞”,都是特写的近景,而“分”字则使远景与近景融为一体,使画面显得更加丰富。七、八两句是写近处的景物,“猿声”二字用得很妙,把静景写得活灵活现了,同时“到客船”三个字又把诗人自己带入了画面之中。九、十句是写回忆,“湖海梦”是泛指过去在山水间游荡的生涯,十年如一梦,如今重归旧地,更觉物是人非,不胜感慨。
全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