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遂
【解析】 这是一首五律诗,作者以“名园随地足幽思”起兴,点出主题。然后从空间、时间两方面来铺叙写景。 首联“回合林塘仄径迤,名园随地足幽思”,意思是:曲折的林间小路弯弯曲曲延伸出去,到处都有美丽的园林,让人流连忘返,沉浸在这幽静的境界里。“回合”、“林塘”、“仄径”、“名园”,“迤逦”、“幽思”,是名词性词语作状语,修饰动词“行”;“随地足幽思”是谓语,“名园”和“幽思”之间是主谓关系
【注释】 苦寒: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李七木韵:指唐代诗人李贺的诗风。 悲风兼日夜:悲凉的秋风,吹拂了整个白天和黑夜。 落木战繁声:飘落的枯枝在风中摇曳发出声响。 午爨看无色:中午做饭时,发现火苗已经没有颜色了。 宵筹咽不鸣:夜晚敲更鼓时,发现声音低沉而微弱。 冰条依霤注:冰柱像流下的水一样沿着屋檐滴落。 炭结趁炉生:炭火结成的灰烬,趁着火光燃烧起来。 寒机泪:比喻冬天寒冷时的泪水。 践更:更夫
悲风兼日夜,落木战繁声。 午爨看无色,宵筹咽不鸣。 冰条依霤注,炭结趁炉生。 犹有寒机泪,凄凄忆践更。
回合林塘仄径迤,名园随地足幽思。 城隅掩映疑无路,水曲周遭别有篱。 转转庭台都是画,疏疏花木尽成诗。 披帷雅见人为岳,明月清尊对玉蕤
李遂是明代的诗人。 字嗣良,武进士出身,官至漕运都司。他不仅是一位官员,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诗作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包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李遂的诗歌作品并不多见,现存两篇,分别是《苦寒和李七木韵》与《题满扶翼芳园和叶六桐明府韵》。他的诗词虽然不多,但每一篇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李遂是明代的诗人。 字嗣良,武进士出身,官至漕运都司。他不仅是一位官员,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诗作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包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李遂的诗歌作品并不多见,现存两篇,分别是《苦寒和李七木韵》与《题满扶翼芳园和叶六桐明府韵》。他的诗词虽然不多,但每一篇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