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风兼日夜,落木战繁声。
午爨看无色,宵筹咽不鸣。
冰条依霤注,炭结趁炉生。
犹有寒机泪,凄凄忆践更。

【注释】

苦寒: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李七木韵:指唐代诗人李贺的诗风。

悲风兼日夜:悲凉的秋风,吹拂了整个白天和黑夜。

落木战繁声:飘落的枯枝在风中摇曳发出声响。

午爨看无色:中午做饭时,发现火苗已经没有颜色了。

宵筹咽不鸣:夜晚敲更鼓时,发现声音低沉而微弱。

冰条依霤注:冰柱像流下的水一样沿着屋檐滴落。

炭结趁炉生:炭火结成的灰烬,趁着火光燃烧起来。

寒机泪:比喻冬天寒冷时的泪水。

践更:更夫,负责打更的人。

【赏析】:

《苦寒和李七木韵》是南宋末年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严寒的畏惧之情以及对于生活的艰辛体验。

首联“悲风兼日夜,落木战繁声”描绘了一幅凄冷的画面:悲凉的秋风,吹拂了整个白天和黑夜,使得树叶纷纷落下,发出沙沙声。这里的“悲风”和“落木”都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忧郁和不安。

颔联“午爨看无色,宵筹咽不鸣”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寒冬中的生活状态。中午做饭时,发现火苗已经没有颜色了;夜晚敲更鼓时,发现声音低沉而微弱。这些细节描写都体现了作者在严寒中的艰苦生活和对未来的担忧。

颈联“冰条依霤注,炭结趁炉生”则是对自然界景象的描绘。冰块顺着水流而下,如同一条条白色的细线;而炭火则在火盆中燃起,散发出热量。这里的“冰条依霤注”和“炭结趁炉生”都是以自然界的景象来衬托出作者内心的感受。

尾联“犹有寒机泪,凄凄忆践更”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虽然生活困苦,但在严寒之中,作者仍然保持着坚韧的意志,不断前行。这一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坚守岗位、不畏困难的崇高精神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严寒的畏惧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