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梦令
清代蒋敦复《无梦令》释义
【注释】 1.春巷:春天的小巷。愔愔(yīn):寂静无声的样子。 2.微雨:细雨。门外:院门之外。 3.碧桃花树:指院子里种有红颜色的桃花。 4.画堂深处:指庭院中的高楼内。 5.蓦地:突然。鹦鹉:这里指鹦鹉学语,即“鹦鹉学舌”。 【译文】 春天的小巷里很静悄悄的,在细雨飘落时,从院门前望去,只见那棵绿意盎然的桃花树上结满花朵;我站在院墙外,听到院中传来女子的笑声,原来她正站在画堂深处。 忽然间
元代尹志平《无梦令 · 龙阳观春分其间作》释义
【注释】 龙阳观:道教宫观名。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时间约在每年的3月20日至21日之间。炼睡:修炼打坐。陈抟(tuán):五代宋初道士,人称“希夷先生”。苗裔:后代子孙,后辈。咫尺:非常近的距离。瑞:吉祥如意。加瑞:增加吉祥如意的事。点点:一点点,一点一滴。直教:竟然让。着地:落到地上。 【赏析】 《无梦令·龙阳观春分其间作》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词作
无梦令
春巷愔愔,微雨门外,碧桃花树。浓笑鬲墙,闻人在画堂深处。 画堂深处。蓦地一声鹦鹉。
无梦令
《无梦令》是元代诗人王哲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其全文共计33字,内容精辟,言简意赅,深刻指出了时弊,给人以入木三分的真切感受。这首诗不仅对当时社会有着强烈的警醒作用,而且还引起了朝廷乃至于皇帝的重视和喜好,才使得道教得以顺势发展。 从创作背景来看,《无梦令》的创作与元代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在那个时期,社会的动乱和政治的腐败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和恐惧。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无梦令 · 龙阳观春分其间作
道友三冬炼睡。炼做陈抟苗裔。咫尺过新春,昼夜须当加瑞。加瑞。加瑞。点点直教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