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淮
镇远会刘同年念故乡山水将卜隐居因题以别三河有灵山,下有泃阳泉。 三河是指黄河、洛河和渭河三条河流交汇的地方,而泃阳泉则指的是位于泃河上游的温泉。 山高嵯峨郁而秀,泉性温燠清且涟。 这里的“山高”形容的是泃阳泉所在之处的山势高峻,而“嵯峨”则描绘出山峦叠嶂的景象。 山高嵯峨郁而秀,泉性温燠清且涟。 泃阳泉的特点是水质清澈,水温适中,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闻君念此将诛茅,未去已觉心飘然。
托吴僧乞石田画 怀念那些高超的艺术家们,如今已白发苍苍,他们乘着沧江上的船只。 叹息世间常能看到绘画的作品,无论是白水还是丹山,没有不可画的。 有时甚至出现双梧桐,树枝如碧玉般参差地生长在青空之中。 下方有位闲适的老人,手持杖屦,意气风发地来到这里,清风拂面。 这自然是因为你自身具有仙骨,才能挥毫泼墨,在尘世中看透事物的本质。 你应该知道绘画只是你的一种爱好,而你已经声名显赫
诗句释义: 1. 故人忆自滇南别,忽忽已是十年馀。 - 回忆起十年前在云南南部与朋友的离别。 2. 雁飞亦是限南北,不道十年无尺书。 - 即使大雁飞行,也受限于南北,而自己已过了十年没有收到书信。 3. 将军勇锐富韬略,有才偃屈空居诸。 - 将军勇敢而锐利,但才华却无法得到施展。 4. 吁嗟壮志岂终歇,对酒犹自谈穰苴。 - 感叹自己的壮志怎能就此停止,喝酒时仍旧谈论《司马穰苴》。 5.
题画松 登堂忽讶生烟云,错落长松偃东壁。 老干半作虬龙形,枝叶长留岁寒色。 古来画者有韦偃,近时廷章亦可师。 但留一干在人世,已觉涧壑无馀姿。 更添白石相撑倚,日照苍苔净泥滓。 摩娑不觉毛发寒,五月高堂朔风起。 注释: 登上高楼忽然感到烟雾缭绕如云,错落有致的长松偃卧在东边的墙壁上。 老树的树干一半像是蛟龙的形状,枝叶常年保持着冬天的寒色。 古代的画家中有韦偃,近来的画家中又有廷章可当老师。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将军勇锐富才略,东方大盗不足平。 - 【注释】:此句称赞马参将勇猛果敢,才智过人,足以平定东方的强敌。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马参将的高度赞扬,以及对其军事才能和英勇气概的认可。 2. 此日秋风洒金甲,送君北上燕河营。 - 【注释】:此时秋风拂面,马甲闪耀着黄金的光芒。我将送你到北边去驻守燕河营。 - 【赏析】: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马甲的光辉
这首诗的原文是:“送周中丞贞庵北行次韵”,作者是明代诗人王守仁(字惟德,号阳明)。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忆君五年不得见,一见匆忙何即别。(回忆五年来未曾相见,如今相见却又匆匆告别) 金函将贺世室成,玉佩趋朝寸心热。(你带着金函来祝贺你的成功,而我内心感到温暖) 关山苍茫岁云暮,癯形千里当冰雪。(关山辽阔,天色已晚,我身在千里之外,如同身处冰雪之中) 愿君努力加餐饭,马上重裘慎朝发
【注释】 朔风:北风。 客衣:指远行的客人的衣裳。 木杪:树梢。 君马:指你(作者的朋友)的马。白騕袅:骏马。 南北纷多歧,聚散感鸥鸟:指道路曲折迂回,像飞鸟那样忽聚忽散,使人感到迷茫。 踪迹:行踪或所到之处。 江一涯:在江边一隅。 素月:洁白如银的月亮。 皎皎:明亮的样子。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以“世恩”代称朋友,抒发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全诗写景抒情、情致婉转,意境高远。
沈石田与吴心远游罨画溪,在灯下作画题诗为别。石田没而文衡山添一舟,貌二公于中今心远亦没矣。见画感兴次韵。 注释: - 石田逍遥(xié):指沈周,字石田。 - 心远逸:指吴心远,字心远。 - 携手共作清溪游:指两人一起在罨画溪边游玩。 - 风吹柳条映沙白(lù):指微风轻拂,柳条摇曳生姿,映照在白色的沙滩上。 - 水涵舟楫(jí)兼天浮:(水面)容纳着船桨和船,好像与天空相连。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三月的名山重游,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美景。他攀登到洞口,看到了杂花盛开的场景,仿佛置身于春溟蒙之中。接着他进入地下洞中,感受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感,仿佛凌空飘浮在空中。然后他看到了琼脂玉乳般的石头,以及危台上百尺俯视幽深之处的景象,感觉与神秘的玄圃相通。 在洞中还发现了许多石笋、巨石和石象,它们都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最后他发现了烟云氤氲
译文: 春天初来时,我怀揣着对卫源和阮副使的思念之情。在郊原上,日复一日地被春风拂醒,看着卫川上鲜花盛开,满城都是美景。看着这花景,我泛舟水上,沉醉其中,难以自拔。我拄着手杖,时而听到黄鹂在歌唱。 我的故乡也有罨画溪,那溪水宽阔清澈,映照出游鱼的身影。可惜我还未有机会去濯洗双脚,放声高歌。春天一过,秋天来临,我只能感叹时光易逝,人事无常。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